终南山的晨雾尚未散尽时,小药掌心的破界晶石已泛起鸿蒙色的光晕。第四枚光点的光芒与终南山深处的启初草田同频共振,晶石表面浮现的“启初渊”三字,被草叶上的露珠映得如琉璃般剔透。
“先生,启初草昨夜全开花了。”守田的药农捧着一株带露的草赶来,草茎上的纹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流转,“往年要等北斗第七星过中天才开花,今年竟提前了三个月,花瓣里还透着太无界的铅灰光。”
小药将破界晶石贴近草叶,启初草突然无风自动,叶片层层展开,露出藏在中央的金色花蕊——花蕊中嵌着半枚玉符,与无维信使赠予的玉简拼接后,显出太无界“无维海”的完整海图,启初渊便在海图最深处的漩涡标记处。
药农递来的《终南药记》记载着一则古闻:周穆王曾在此地见“源草”,其叶能映太古药事,根茎渗“鸿蒙露”,饮之可忆天地初开之景。“老辈人说这源草就是启初草的祖株,”老人指着草田中央的枯木,“那就是传说中源草枯死的地方,根须至今还在冒白汽。”
破界晶石此时浮至枯木上空,晶石内的星图上,启初境与太无界的光带突然泛起涟漪,无维海的漩涡处涌出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一滴滴鸿蒙露坠入星图——那是药道起源的密码正在苏醒。
太无界的无维海比记载中更辽阔。海面并非液态,而是由无数细碎的光粒组成,踩在上面如踏云端,却能听见海浪般的轰鸣。远处的漩涡呈螺旋状,漩涡壁上流淌着鸿蒙色与铅灰色的光带,恰似启初草与太无界植物的共生纹路。
“这海是‘药道元初之汤’。”魂光斗篷信使的声音在光粒中传播时,会化作无数细小的药诀符号,“太无界的无维水与启初境的鸿蒙气在此交融,孕育出了最早的药草基因。”
小药注意到海面上漂浮着透明的“叶舟”,舟身竟是启初草的叶片化石,脉络里嵌着太无界的“光纹藻”。当他踏上叶舟时,舟身突然亮起,在海面划出一道鸿蒙色的轨迹,轨迹两侧浮出无数远古药草的虚影:有归极草的雏形,有通玄草的先祖,甚至能看见枸杞藤最原始的形态。
航行半日,漩涡边缘的雾气中突然传来鲸鸣般的声响。破界晶石显示这是“源音兽”的呼唤——一种以药道本源之声为食的生物。铠甲信使甩出和同草编织的网,网住一只通体透明的兽影,其体内可见正在流转的鸿蒙气与无维水,碰撞处不断生成新的药草基因链。
“源音兽的鸣叫声藏着启初渊的坐标。”铠甲信使将兽影凑近耳边,“它在重复一句古语:‘逆漩涡而上,见源不见渊’。”
进入漩涡的刹那,时间仿佛变得粘稠。叶舟在旋转的光带中穿行,小药看见无数时空碎片从身旁掠过:有远古医者在启初境培育第一株药草,有太无界的先民饮用无维水治愈顽疾,甚至有未来的药农在跨维度药圃中劳作——这些碎片都被鸿蒙色的光丝连接,如同一株生长在时空中的药树。
“漩涡是‘时空药碾’。”魂光斗篷信使指向光带中不断碰撞的粒子,“鸿蒙气与无维水在此被研磨成‘本源药粉’,构成了万维药道的基础。”
叶舟突然剧烈震颤,漩涡壁上伸出无数黑色的触须——与噬药之魔的断韵丝同源,却更粗壮,表面布满倒刺,刺尖滴落的液体能腐蚀叶舟的化石叶片。
“是‘断源刺’!”铠甲信使将启初草粉末撒向触须,“它们专门切断药道本源的联结,比断韵丝更凶险。”
小药想起《终南药记》中关于鸿蒙露的记载,将破界晶石贴近叶舟的化石脉络,顿时有金色的液体从脉络中渗出,与跨维药囊中的无维水混合后,化作一道鸿蒙色的屏障。触须撞上屏障时发出刺耳的嘶鸣,竟开始消融,滴落的液体落在海面上,反而催生出一片新的源音兽。
逆漩而上三里,叶舟突然冲出光带,落在一片由药草根系构成的平台上——启初渊的入口就在平台中央,是个嵌在漩涡中心的圆形洞口,洞口边缘的岩石上刻着最原始的药符,与启初草的叶脉完全吻合。
启初渊底没有水,只有一片悬浮的“源土”,土中生长着一株同时结满启初草、无维水囊、归极花、通玄蕊的“万源树”。树顶的界核被一层鸿蒙色与铅灰色交织的薄膜包裹,薄膜上不断生成新的药草基因,又不断分解回归本源。
“这是‘药道基因库’。”守墟者的身影从树影中走出,他的身体一半由启初境的土元素构成,一半由太无界的光粒子组成,“界核是万维药草的‘母种’,噬药之魔用‘分源咒’给它套上了薄膜,让本源基因无法传播。”
小药发现源土上刻着的远古药诀有处关键涂改:“原想用鸿蒙气强攻,用无维水软化,却不知需让两者‘共孕’——就像源音兽体内的共生法则。”旁边画着一个简易的阵法:启初草与无维水囊分别置于阵眼两侧,中间用枸杞藤的汁液连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