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克表三叩首:臣谢陛下恩典!
待他起身,天元帝和颜悦色道:
此计甚妙!然明军防线森严,瘟疫如何传入?爱倾可有良策?
孔克表沉吟片刻,神色凝重地说道:
必须惨败!
要有一场惨烈的败仗!
必须是蒙元大军的大败!
听闻此言,国公脱火赤勃然大怒:
放肆!
端坐上位的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抬手示意脱火赤稍安勿躁,目光深沉地注视着孔克表:
衍圣公此话怎讲?
孔克表恭敬行礼答道:
启禀陛下,汉人每逢大胜,必会将俘虏的敌军首领押解回京,在太庙举行祭祀。
此等祭祀,向来由汉人皇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随行。
若能令被俘的敌军首领暗中染疫,再由明军押送回京......
届时,不仅能让疫病随着明军押送路线,从边境蔓延至中原腹地......
更有可能让大明皇帝及其文武百官尽数染疫!
若大明皇帝与满朝文武皆因疫病暴毙,大明必将陷入群龙无首之境!
到时天下大乱,四分五裂,陛下只需挥师南下,便可轻而易举重掌中原!
但要做到这一步,我蒙元大军必须先经历一场大败!
......
听完孔克表的计策,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国公脱火赤及枢密知院爱足等人皆陷入沉思。
汉人战胜后押解敌酋回京祭祀太庙的习俗,他们早有耳闻。
这并非奇特的传统,蒙元同样会在胜利后将俘虏献祭长生天。
祭祀太庙由汉人皇帝亲自主持,文武百官随行,也是理所当然。
蒙元祭祀长生天时,同样由可汗率领王公贵族进行。
这些本都是寻常之事。
但若让染疫的蒙元大军故意大败,被明军俘虏押解回京......
借押送之机将疫病传入大明境内......
甚至在大明皇帝率群臣祭祀太庙时,使其染疫......
后果将不堪设想!
瘟疫在这个年代几乎等同于死亡宣判!
倘若大明天子和满朝文武都染上瘟疫,那必然是绝无生还可能!
若真如此,这个立国仅十余年、四方未稳的大明帝国,恐怕会瞬间土崩瓦解。
即便没有彻底崩溃,大明也将陷入群龙无首、内斗不休的混乱局面。
到那时,蒙元趁势南下,重新入主中原,复兴昔日的蒙元帝国,简直易如反掌!
孔克表的计策看似简单粗暴,但往往越是直接的计划,越容易成功。
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越是深思,越觉得此计可行。
谁能料到,他们会借大明天子率百官祭祀太庙之机,将瘟疫传入朝堂?
正如他祭祀长生天时,绝不会提防那些被囚的俘虏——他们最多只能吐一口唾沫,反而会激怒他,让他更想亲手处决对方。
可若那些俘虏身染瘟疫,哪怕只是靠近,都可能被传染!
到死,他都不会明白自己何时染病。
同理,若能将染疫之人伪装成俘虏送到大明天子面前,或许真能一举覆灭大明统治核心!
然而,此计有个前提:蒙元必须先吃一场败仗。
若不败,明军怎会押送“俘虏”回京祭祀太庙,借机传播瘟疫?
想到此处,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抬头看向孔克表,沉声问道:
“要败到什么程度?”
此言一出,众人皆知陛下已对此计动心。
国公脱火赤急忙劝阻:
“陛下,万万不可!未战先败,岂有此理!”
枢密知院爱足也劝谏道:
“陛下,此事断不可行啊!”
汉人素来重视颜面,若无显赫战功,断不会轻易前往太庙祭祀。
若要令汉人获得足以祭祀太庙的功绩,恐怕非得让明军彻底剿灭我等,将陛下与臣等尽数擒获,覆灭我蒙元王廷,方能称得上是大功告成啊!
可若当真让明军荡平我等,俘虏陛下,覆灭我蒙元王廷。
届时即便让大明天子与满朝文武皆染瘟疫,又有何意义?!
这汉人奸佞居心叵测,分明是要置陛下与我蒙元将士于死地,臣恳请陛下下旨诛杀此贼!
其余蒙元将领纷纷附和:
臣请陛下诛杀此贼!
臣请陛下诛杀此贼!
......
听闻国公脱火赤与枢密知院爱足等将领的谏言,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面露迟疑。
枢密知院爱足所言确有道理,汉人重颜面亦是事实。
除前宋诸帝外,历代汉人君主若无开疆拓土之功,确实不会轻率祭祀太庙。
而大明天子显然与前宋诸帝迥异,其行事作风更似前朝雄主。
换言之,若要迫使大明天子祭祀太庙,恐怕唯有彻底覆灭我蒙元王廷,生擒朕这个蒙元皇帝,方能成就其不世之功。
但倘若真让明军攻灭王廷,生擒朕这个皇帝,纵使令大明天子与群臣染病,又有何益?
最终不过是两败俱伤罢了。
念及此处,天元帝凝视着殿下的孔克表,沉声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