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元璋一家惊愕的神情,燕长倾调侃道:或许有人会说,文景时期《天人感应学说》尚未完善。那我们看看学说成型后的汉武帝时代:元鼎二年三月大雪,夏季洪灾致关东饿殍遍野;元封四年大旱夺命无数......既然董仲舒已完善该学说,为何武帝朝依旧灾祸不断?莫非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算失德昏君?
汉武帝一生征战匈奴,耗尽了三代积蓄。在儒家看来,他或许真是个失德昏君,至少逃不过穷兵黩武的骂名。
燕长倾继续道:汉武帝虽可与秦始皇比肩,但在儒家眼中,恐怕确实是个失德之君。他打匈奴耗光国库,百姓困苦,晚年又沉迷巫蛊之术。儒家若将民间疾苦归咎于他失德,倒也说得通。既然如此,就不提他了。
汉武帝之后,汉宣帝刘询开创孝宣之治;西汉有光武帝刘秀的光武中兴;其后明帝刘庄、章帝刘炟共创明章之治;最后和帝刘肇开创永元之隆。这么多盛世,这么多汉帝,总该有个被儒家认可的明君吧?!
朱元璋、马皇后及朱标等皇子纷纷点头。确实,且不论汉武帝,汉宣帝的孝宣之治、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若儒家连这些盛世君主都不认,就等于否定了整个汉史!
即便儒家再狂妄,也不敢为维护《天人感应学说》而贬低所有汉帝。若真如此,儒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届时哪怕有百万儒生支持,天子也必将挥起屠刀!
因为这意味着儒家妄图凌驾皇权之上,搞什么君权儒授。但凡有能力的君主,都绝不容忍这种僭越。皇权至高无上,这是所有明君的底线!
至于那些无能的 ,自然不必多言,毕竟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势力远不止儒家一家,因此也无需过分关注。
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汉王朝都曾出现过贤明仁德的君主在位执政。
然而翻阅两汉史册,记载的重大自然灾害竟达三百七十五次之多!
在这三百七十五次天灾中——
大规模蝗灾五十次!
严重旱灾八十一次!
特大水患七十六次!
狂风灾害二十九次!
霜雪成灾九次!
瘟疫肆虐十三次!
灾害六十八次!
冰雹袭击三十五次!
导致民变十四次!
燕长倾掷地有声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般狠狠砸在《天人感应学说》的根基上!
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等皇室成员心中,那座原本巍峨如山的《天人感应学说》开始土崩瓦解。
若细究史籍,被誉为天可汗并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
贞观元年秋,关中久雨成灾,百姓被迫鬻女求生!
贞观三年秋,九州遭洪水肆虐,灾民流离失所!
贞观四年秋,三州陷于泽国!
贞观六年正月,河南河北数州洪水泛滥!
贞观七年,三十州同时爆发水患!
贞观八年七月,三省被洪水吞噬!
贞观十年,二十八州沦为 !
贞观十一年七月,洛阳六百户受灾;九月黄河决堤,陕州、太原、河阳相继遭难!
贞观十六年秋,两州再遭水患!
贞观十八年秋,十州被洪水围困!
贞观十九年秋,两州重演水患!
贞观二十一年七月,易州水灾;同期河北、驩州、泉州同时告急!
贞观二十二年夏,逾五州陷入洪灾!
此外还有鼠患肆虐——
贞观十三年秋,建州鼠群啃噬庄稼!
贞观二十一年,渝州、渠州农田遭鼠患!
贞观二十二年,戎州再报鼠灾!
“贞观元年八月,多地遭遇霜冻灾害!”
“贞观二年八月,河南河北再遭霜害!”
“贞观三年秋,北方诸州霜冻肆虐!”
“更有大规模疫病横行,贞观十年至二十二年,多次爆发致命瘟疫!”
“这些疫病绝非寻常,患者肠穿肚烂,皮肤溃烂,痛苦不堪!”
“若依《天人感应》之说,所谓‘贞观之治’的缔造者,被尊为‘天可汗’的李世民……”
“岂止算不上明君仁主,简直比桀纣更暴虐无道!”
燕长倾冷笑连连,眼中满是讥讽。
朱元璋、马皇后及太子朱标、朱棣等一众皇子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他们心中那座名为《天人感应》的巍峨山岳,此刻已然崩塌!
……
何为降维打击?
这便是!
燕长倾作为理科生,最厌烦虚无缥缈的学说。
他惯用铁证砸碎谬论!
既然鼓吹“天人感应”,那便让董仲舒复生,解释西汉东汉三百余次天灾何来!
这尚且只是史册所载,未记录的小灾更不计其数。
难道汉文帝、景帝、光武帝等皆非明君?
再看李世民,“贞观之治”下洪灾频发,动辄波及数十州。
若按《天人感应》之论,莫非因“天可汗”尊号带水,故招致水患?
改个尊号,灾祸便能消弭?荒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