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重重点头:标儿说得在理。咱往后就算别的事都不干,也得让土豆种遍大明疆土!
只要百姓能日日吃饱,单这一桩事,咱闭眼那天也能含笑九泉了!
“若我有生之年,未能将土豆推广至天下百姓。”
“无论日后是标儿还是你们中的谁继承大位,都必须继续推行此事!!!”
“此事将写入《皇明祖训》,都听明白了吗?!”
朱元璋凝视着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神情肃然。
他决意将土豆的培育与推广,作为大明百年不变的国策。
“儿臣谨记。”
“是,父皇。”
“遵命。”
朱标、朱樉、朱棡、朱棣等人纷纷郑重应答。
“诸位如此重视土豆,我自然欣慰。”
“但容我直言,土豆五年可育,六年可推。”
“至多十年,该种之地皆种,天下百姓皆可食之。”
燕长倾语气略带歉意,却仍直言不讳。狐狸面具下,无人能见他神色。
“十年?燕先生此言荒谬!”楚王朱桢当即反驳。朱元璋与众皇子亦面露质疑。
大明疆域辽阔,百姓众多。百年内能令土豆遍及天下,已属不易。
燕长倾闻言,以足尖在沙地上划出横竖八道,成六十四格棋盘。
“此棋盘六十四格。若殿下愿首格放一文,次格两文,三格四文,逐格倍增,直至满盘——”
“我便请殿下任农学院院长,并得农皇商会三成份额,如何?”
此言一出,朱元璋与诸皇子皆心动。
【区区六十四格,纵使每格翻倍……】
棋盘不过六十四格,填满最多耗费数万文钱。
一两银可兑一贯,即千文铜钱。
如此算来,仅需几十两白银便能换取农皇商会三成股?方才万两白银都未能换得半成!
朱桢唯恐燕长倾反悔,急声道:君子一言!
燕长倾含笑颔首:绝不食言。不过若楚王填不满这棋盘,又当如何?
悉听尊便!朱桢傲然应答。身为大明亲王,岁俸三万石,宫中珍宝典当可得数十万两白银,折合数千万文钱。若这般都填不满区区六十四格,这亲王之位不要也罢!
面具之下,燕长倾唇角微扬。
【果然无知最是昂贵。】
若楚王未能填满棋盘,便请随我在农学院躬耕五载。燕长倾转向其余皇子,可还有殿下愿赌?赌注换作不逊琉璃的秘法,以我燕长倾培育土豆活民无数的声誉为誓。
朱棣暗自掐算填满棋盘所需银钱,直觉此事蹊跷。
本王也要赌!齐王朱榑迫不及待应道。
甚好。若齐王亦未能填满,便与楚王同来农学院劳作。恳请陛下做个见证。燕长倾朝朱元璋拱手笑道。
“好,此事便由咱作个见证。”
朱元璋爽快地答应了,他并不认为朱桢和朱榑会输。即便真输了也无妨,能照料未来养活万民的第二季土豆,对二人反倒是福气。
......
赌约既定,燕长倾对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笑道:
开始吧,不必用真钱,以地上沙石代替即可。
请两位殿下边放边高声计数,好让众人知晓每格该放多少。
此时算到中途卡住的燕王朱棣睁开眼,怜悯地看了看朱桢和朱榑,轻轻摇头。朱标见状问道:怎么了?
无他,只是想到桢弟榑弟未来五月要当农夫,颇感同情。朱棣摆出兄长心疼弟弟的模样。
朱桢与朱榑已开始摆放沙石并报数:
一文。
两文。
四文。
......
一千零二十四文。
之后二人仅以声音计数,不再放置沙石。
......
五十二万四千二百八十八文。
朱桢和朱榑声调渐低,眼中浮现困惑。
......
三千三百五十五万四千四百三十二文。
二人面色恍惚,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
第三十五格,一百七十一亿七千九百八十六万九千一百八十四文。
燕长倾替沉默的二人报出数字——早在第二十格时,朱桢和朱榑便因计算能力止步。
这一百七十一亿余文钱,折合白银一千七百一十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两。剩下的一百八十四文零头,念在师生情分上就免了。
“怎么样,还要继续算下去吗?!”
燕长倾指了指刚过一半的六十四格棋盘,俯身看向瘫坐在地、目光呆滞的楚王朱桢和齐王朱榑,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
然而这笑意在朱桢和朱榑眼中,却如同恶鬼般骇人!
【这是陷阱吧?】
【这绝对是陷阱!】
【他分明是仗着算学本事在坑我们!】
【该死,我竟忘了燕长倾曾是国子监算学博士,大明算学第一人!】
【怎么可能?区区六十四格棋盘,放上百亿文钱都填不满一半?!】
【我真蠢,明知他是算学博士,还敢和他打这种赌。】
【完了,未来五个月都得当农夫,真想反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