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诸位皇子先前的部署,再加强些戒备。你们只需盯紧他,只要他不踏出应天府,其余皆可放任。
但绝不许任何闲杂人等前去打扰,皇子们除外!
还有,两日后太子他们将去听讲......《屠龙技》时,朕要暗中旁听。
提及屠龙技三字时,朱元璋略作迟疑,终究还是直言不讳。
他定要听听,究竟何等学问敢称《屠龙技》!!!
还有那已传遍天下的《降龙学》,同样令他心生好奇!!!
倒要看看这《屠龙技》与《降龙学》,到底是何等玄妙?!!
遵旨!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即刻领命,转身退下布置。
......
滂沱大雨中,燕长倾徒步近一个时辰,才回到南京城偏僻角落的居所。
以他原先从九品算学博士的微薄俸禄,比起那些六品 、三品 ,能在这僻静处购置宅院已属不易。
宅院虽小,却清幽雅致,出门不远便是秦淮河末段,景致倒也宜人。
刚踏入家门,燕长倾便备好热水,整个人浸入浴桶之中。
氤氲热气间,他回想着这一年的际遇。
一年前,他穿越至大明洪武十一年初,成了国子监一名算学助教。
若穿越成其他学科的助教,恐怕唯有辞官遁走一途。
毕竟现代人谁会研读四书五经?纵使是古文学教授穿越至此,也难胜任国子监助教之职。
所幸,他成了算学助教。
明初顶尖的算学水准,不过相当于前世高中生程度,多数仅达初中水平。
诸如支撑宋元明三代算学的《《《数书这些知识在前世不过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
然而,这已是明初数学发展的巅峰水平。若论实际掌握程度,国子监算学助教的数学能力在燕长倾看来,仅相当于勉强及格的初中生。
即便是代表国家最高算学水准的国子监算学博士,在他眼中也不过是成绩优异的高中生。
尽管燕长倾前世并非专攻数学,但凭借他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要碾压几个仅有初高中水平的算学助教和博士,简直易如反掌。
因此,当他难倒算学博士并亲自解开对方束手无策的难题后,便由助教晋升为博士,成为国子监唯一的算学博士。另一位博士在被难倒后,主动降级为助教,与先前那位降级的博士一同以师长之礼敬奉燕长倾。
毕竟在数学领域,没有所谓的人情世故或资历可言。
或许女人会 你,兄弟会背叛你,下属会反咬你,但数学不会!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
即便暴跳如雷,解不出的题依旧解不出!
因此,尽管穿越至大明,燕长倾既无意经商,也不愿跻身文官丞相之列。
经商?明初商贾地位卑贱,纵有超越时代的眼光,也难逃沦为他人傀儡的命运,甚至生死难自主。
为官?洪武年间的官场堪称刀尖舔血。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对文臣深恶痛绝,认定幼时苦难皆因 污吏所致。
登基后,他对 的惩处空前严酷——赃银满六十两者,立斩不赦!
加之朱元璋从乱世杀伐中崛起,杀性之重,千古罕有!
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在位三十年间,诛杀的 污吏超过十五万之众!
这一数字堪称史无前例!
即便是位极人臣的丞相,朱元璋也是说杀就杀!
明初五位丞相中,在废除丞相制时,已有四人死于非命!
就连唯一看似善终的徐达,民间传言也未能逃过厄运。
在燕长倾眼中,洪武年间为官实属险途。
他自认缺乏这般胆量,宁愿安心待在国子监做他的从九品算学博士。
无论是当朝天子朱元璋,还是未来的永乐帝朱棣,他都不愿牵扯其中。
即便知晓燕王朱棣与众藩王同来国子 讲,他也从未刻意结交。
只要安分守己,不入 将相之眼。
日后无论朱元璋为朱允炆大开杀戒,还是朱棣起兵靖难,都与他无关。
毕竟他不过是最低阶的从九品小官。
应天府内随便一个官员,品级都比他高。
......
无论朱元璋清算功臣,朱允炆削藩,还是朱棣起兵,都牵连不到他。
只要安心待在国子监,大概率能平安终老。
他拒绝入仕的另一原因,是自认玩不过这些。
他唯一的优势是来自后世的眼界与远见。
但论及官场权谋,莫说九品小官,就连衙门老吏都能算计他。
与其莫名死于官场,不如另寻价值体现。
既来此世,他岂会甘于在国子监虚度光阴?
相反,他的抱负极其远大!
比起如今去结交朱元璋或未来的朱棣,在史册中以谋士、丞相的身份留下简短记载,燕长倾更渴望后世用整部史书来记录他的功绩!
前世作为理科研究生,面对如今数学水平仅相当于初高中程度的大明,以及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连理论基础都尚未成形的时代,燕长倾决心以一己之力,建立起后世的近现代科学基础理论体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