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成了。重八哥,给个痛快罢。
话音未落,郭景祥气若游丝,再难言语,唯余竭力喘息。
每一次呼吸,胸腹间的伤口便涌出鲜血,染红了衣甲。
亲兵跪在一旁,哭声撕心裂肺。
察罕的大军逼近,郭景祥的脸色愈发灰暗,气息微弱。
朱重八俯身问道:“老郭,还有啥要交代的?年初你媳妇给你添了个小子,对吧?放心,这孩子我必定好好养大,日后无论是我还是小九得了天下,都让他享尽富贵,如何?”
郭景祥咳血,说不出话,只是重重地点头,眼中含泪,目光却坚毅如铁。
朱重八的手握紧了刀柄。
脑中混沌一片,不知如何抽出的刀。
寒光闪过,血溅三尺。
郭景祥咧了咧嘴,吐出最后一口气。
几滴温热的血溅在朱重八脸上,他的面色想必苍白如纸。
“重八,快到济宁了,宋江在那儿守着,出不了岔子。”徐达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远处,济宁城的轮廓渐渐清晰,城头上宋江的兵马严阵以待。
众人心头一松。
朱重八麾下,宋江的兵马军纪最严,令行禁止,战力无双。
正因如此,朱重八才将退路托付给他。
见城防井然有序,朱重八长舒一口气。
“是大帅吗?”城头传来宋江的喊声。
“是俺!快开城门,让兄弟们进去!”朱重八高声回应。
城门缓缓开启,溃兵蜂拥而入,却被宋江带人驱至空营集中安置。
朱重八微微颔首。溃兵中恐有元军细作,确需严加盘查,即便宋江不主动,他也会下令。
“宋江办事稳妥,堪当大任。”徐达赞道。
“嗯。”朱重八勉强扯动嘴角,挤出一丝苦笑。
…………
金陵城外,晨光熹微。
碧空如洗,远林雀鸣,虫声窸窣,绿枝轻摇。
田畴间麦浪翻涌,秧苗如少女曼舞,婀娜生姿。
秦淮河畔,水车隆隆转动,孩童嬉戏追逐。
一派安宁祥和。
然而汉王府内,气氛凝重。
“什么?三哥败了?!”朱慕拍案而起,厉声喝问,“谁干的?!”
朱慕听闻锦衣卫密探报出的名字,陷入长久的沉默。
察罕帖木儿——大元王朝的军神,战无不胜的统帅。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天下义军皆曾败于其手。
此人受朝廷擢用后,自募万人勤王,首战便击溃刘福通,继而横扫北方红巾军,令义军势力几近瓦解。
他转战山西,收复汴梁,平定山东,百万红巾灰飞烟灭。自陕西至山东以北的辽阔疆土,重归元廷掌控。
凯旋大都时,献捷京师,欢声动中外,被誉作力挽狂澜的救世之臣,即刻拜授中书平章政事。
短短十载,这位统帅剿灭百万义军,官至副相,几乎以一己之力延续了元祚。
即便骄傲如朱重八,亦被迫向元廷称臣纳降。
沙场难敌,红巾军最终以刺杀得手。至正二十二年,叛将于益都终结了这位军神的传奇。
对蒙古而言,这是莫大的不幸;对汉家山河,却是天大的幸运;对朱元璋,更是命运的转折。
听闻死讯时,朱重八激动难抑,向天高呼:大元天下无人矣!字里行间既有对敌手的惋惜,更有宿敌湮灭的狂喜。
他亲撰祭文追念这位劲敌:
草之劲者非疾风不显,人之忠者非乱世难名……
朱慕深知,三哥当时定是悲欣交集——既为强敌陨落而振奋,又因再无对手而怅惘。
但终究,喜悦远胜唏嘘。
朱慕得知三哥败于察罕之手,并不感到意外,反而隐隐有些兴奋。
大元最后的擎天柱终于出手,若能击败此人,元廷将再无抵抗之力。
至于王保保?
与察罕相比,不过是个不识大体的莽夫罢了。
王保保虽善战,却拥兵自重,开了军阀自立的先例,导致元廷再难调动天下兵马。后来朱元璋北伐,直取大都,竟无援兵来救。
朱慕此刻战意昂扬,想与察罕一较高下——军神又如何?他起兵至今,未尝一败!
“加派锦衣卫,详查察罕帖木儿的一切动向。”朱慕下令。
“遵命!”
……
河南,商丘。
韩林儿与刘福通大军驻守于此。
“什么?朱重八败了?”刘福通猛然起身。
“是,击败他的是朝廷新任讨逆大元帅察罕帖木儿。朱重八已退守济宁,准备抵御察罕的进攻。”信使禀报。
刘福通与朱重八约定共同北伐,一直密切关注其动向。得知朱重八兵败,他虽惊讶,却未将察罕放在眼里——朱重八兵力不及他,此战失利,多半是疏忽所致。
他低估了察罕的能力。
喜欢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