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万兵马是朱慕从萧县出发与朱重八、傅友德会师时,从系统中调遣出来的。
实际上朱慕并未动用全部七万兵力,只调集了两万人。
其中一万人留守萧县附近,准备协助宋清守城;另一万人则来到二龙山,配合朱重八攻取淮北。
“其余人马在何处?”
朱重八扫视眼前军队,又望向二龙岭方向,似乎并无大军隐匿的迹象。
宋江解释道:“为避免官军探子察觉,主力藏于深山,只有在下这一万人在此恭候朱将军。”
朱重八不再追问,颔首道:“好,随我出发。”
随即转身对部众高喊:“弟兄们,拿下淮北城,咱们就能好好休整了!”
徐达等人及麾下濠州红巾军早已疲惫不堪,虽体力尚可,但精神已近极限。
朱重八这招“画饼充饥”颇为奏效,听闻攻下淮北能休整,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
萧县城头,宋清看着陆续进城的一万精兵,心中大石落地。有了这支劲旅,城池固若金汤。
这些士兵虽未披甲,但城中甲胄充足,皮甲管够,兵器齐备。
粮草也留足了,足够万人半月之用。
大帅麾下,精兵如云!
宋清立于城楼,感慨万千。
…………
“老常,跟紧我!”
朱慕与常遇春几乎同时杀入敌阵核心。
当然,朱慕刻意放慢速度,配合常遇春的节奏。
两股铁骑合流,声势更盛,继续向前冲杀。
朱慕、常遇春皆是骁勇善战之将。
二人联手,所向披靡,杀得官军溃不成军,狼狈逃窜。
朱慕杀入官军阵中,目光如炬地搜寻突破口,仅凭余光便将四周官兵杀得节节败退。
他忽然盯上了那个站在亲兵肩上的将领。
吕伟与他对视,心头一紧,慌忙从亲卫身上跳下。
这厮冲我来了?
话音刚落,甲胄上响起密集的声,有人以为是箭雨来袭,慌忙伏低身子。
吕伟本能地抽刀向天挥舞,却发现是豆大的雨点砸落。
雨幕渐密,视野模糊,对进攻方极为不利。
吕伟面露喜色。
刘福通同样欣喜若狂,他的部队已难支撑,亲卫折损近半。
脱脱怒视苍穹:早不下晚不下!眼看胜利在望,却被大雨阻挠。
他抬手遮雨望向山头,厮杀声已被雨声淹没。
收兵!脱脱咬牙下令。
官军如潮水退去,刘福通瘫坐石上喘息。
年岁不饶人,他暗自祈祷:愿朱慕趁雨撤退。
殊不知大雨虽逼退脱脱,却拦不住黑旗军。
雨点连成线,线织成幕,最终化作倾盆暴雨。
雷声轰鸣中,吕伟惊觉异常——无闪电何来雷鸣?
轰隆声渐近,他猛然醒悟:是黑旗军的铁骑!
大雨笼罩了整个战场,几步之外便模糊难辨。
吕伟的耳中传来兵器碰撞的声响,那声音正快速向他所在的位置逼近。
真是个不要命的家伙!
在这种天气里纵马狂奔,难道不怕马失前蹄?
吕伟在心中暗骂,立即率领亲卫转移阵地。
自从见识过朱慕的勇猛,他早已失去与之正面交锋的胆量。
朱慕选择冒雨突袭并非鲁莽之举。
他有着十足的把握。
超凡的目力使他能穿透雨幕看清远方。
敏锐的感知让他能预判官军的动向,免遭偷袭。
精湛的骑术更让他无需担心部下落队。
即便骑兵们控不住马,他也能指挥战马保持队形。
这场倾盆大雨,反而成了他的助力!
大帅!雨势太大难以作战!今日已杀得官军丧胆,不如暂且收兵,待天晴再战?
胡大海高声建议。
朱慕朗声笑道:怕什么?这场大雨来得正好,敌人全都成了睁眼瞎。你们只管紧跟着我,若是看不清就松开缰绳,让战马自行前进。放心,这些战马都经过特训,绝不会走散!
雨中不会走散的战马?
竟有这种训练?
胡大海先是一怔,随即心生敬佩。看来大帅早就料到夏日多雨,特意训练过战马。
虽然不明白其中奥妙,但胡大海决定听从指挥。
过往经验证明,朱大帅向来算无遗策。
他试着松开缰绳,果然发现战马自动跟随着朱慕的乌骓马前行,丝毫不会在雨中迷失方向。
整支骑兵队都保持着严整队形,无人掉队。
唯一的不利是雨水渗入铠甲,浸湿衣衫,让战士们的动作变得迟缓。
但这一点对双方都是公平的。
在视线受阻的情况下,官军被朱慕冲击得溃不成军。
看不见敌踪已令人心慌,再加上随时可能丧命,官军的士气彻底崩溃。
后军,已然大乱!
不许慌乱!原地坚守!敌人同样看不见,听到马蹄声就朝那个方向反击!
吕伟高声呼喝,试图稳定军心, 动果然渐渐平息。
但他万万没想到——这声嘶力竭的呼喊,竟成了索命梵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