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广场上沉默了片刻,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人们挥舞着旗帜,高喊着“永安”“活下去”,泪水与笑容交织,宣泄着积压了二十万年的情绪。全息投影上,旧地球的影像与永安星的画面重叠,过去与现在交织,逃亡与新生共鸣,文明的脉络在这一刻,清晰而强劲。
罗辑走到季勃达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释然:“说得好。我们做到了。”
季勃达看着下方欢呼的人群,眼眶微热。他知道,这不是终点,只是新的开始。宇宙的黑暗从未消散,黑暗森林的威胁依然存在,但此刻,他不再是那个独自背负着求生压力的逃亡者,身后有整个文明的支撑,脚下有坚实的家园,他有底气,也有勇气,带领文明走向更远的未来。
庆典仪式持续了整整一天。白天,人们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展示着永安星的建设成果:维度科技打造的智能机器人、适配行星环境的高产作物、坚固的地下防御工事模型……晚上,广场上燃起了篝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食物,唱着从旧地球传承下来的歌谣,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笑声穿透夜空,在永安星的大地上回荡。
季勃达没有参与到狂欢中,他独自一人走到维度塔的底层,那里存放着从旧地球带出来的珍贵物品:一本泛黄的《三体》小说、一台老旧的诺基亚手机、一块滴滴司机的工作牌、还有那些在逃亡过程中牺牲的战友的遗物。他拿起那块工作牌,上面的照片早已模糊,但“季勃达”三个字依然清晰。
二十万年前,他是旧地球上一个普通的滴滴司机,每天为了生计奔波,从未想过自己会肩负起文明延续的重任。命运的玩笑,让他穿越时空,置身末日,从最初的恐惧、迷茫,到后来的坚定、果敢,他走过的每一步,都踩在生死边缘。
“你们看到了吗?”他轻声呢喃,仿佛在对那些牺牲的战友说话,“我们有家园了,再也不用逃亡了。”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季勃达回头,看到罗辑走了进来。“在想过去?”罗辑问道。
“嗯。”季勃达放下工作牌,“在想,如果没有这场末日,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你还在旧地球开着滴滴,我还在大学里讲课,过着平凡的生活。”罗辑笑了笑,走到他身边,看着那些遗物,“但平凡的生活,终究抵不过宇宙的残酷。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不是因为幸运,而是因为我们从未放弃。”
季勃达点头。他知道罗辑说得对,宇宙的法则从未仁慈,黑暗森林的威胁无处不在,即使在永安星这样的世外桃源,也不能放松警惕。庆典的狂欢是文明的释放,但释放之后,更要保持清醒的认知。
庆典结束后,永安星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科研组在维度塔的底层建立了实验室,深耕维度科技,试图解锁维度枢纽更多的功能;生产组扩大了农业试验区的规模,培育出更多适配永安星环境的作物,确保食物供应的绝对安全;护卫队则分为两组,一组驻扎在“守护者号”上,负责星际巡逻,一组留在地表,维护城市的秩序与安全。
季勃达依然保持着逃亡时期的习惯,每天清晨都会先查看星际监测站的反馈数据,确认周边星域没有异常;上午会巡视城市的建设情况,解决各类民生与技术问题;下午则会前往维度枢纽,与前宇宙人工智能对接,了解新宇宙的演化动态;晚上,他会坐在维度塔的观测平台上,望着星空,思考文明的未来。
重启后年,星际监测站传来了一则异常反馈:在距离永安星50光年的M31星域,检测到微弱的生命信号,信号特征显示,那里存在着原始的智慧生命,文明等级约为旧地球的新石器时代。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社群,引发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提议派出探测器,近距离观测这个文明;有人担心探测器会暴露永安星的位置,引发黑暗森林打击;还有人建议启动维度屏障,隔绝与该星域的信号往来,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
季勃达召开了紧急会议,参会人员包括罗辑、科研组、护卫队及社群的核心成员。
“从信号特征来看,这个文明处于萌芽阶段,没有星际航行能力,也不具备探测外星文明的技术,对我们没有威胁。”科研组的林博士率先发言,她的面前摆放着监测站传回的数据分析报告,“派出隐蔽性极强的微型探测器,近距离观测,不会被他们发现,也不会暴露我们的位置。”
“风险依然存在。”护卫队队长反驳道,“黑暗森林法则的核心是‘未知’,我们无法确定这个文明周边是否存在更高等级的文明,也无法确定我们的探测器是否会被其他文明捕获。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能因为恐惧,就放弃对宇宙的认知。”罗辑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分量,“从旧地球到永安星,我们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状态,对新宇宙的了解太少。这个原始文明,是我们了解新宇宙文明演化的绝佳样本,只要做好隐蔽措施,风险是可控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