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7月1日,00:15
地点:“苟命号”生态舱
舷窗外的星辰还凝在黑暗里,生态舱的冷光灯却已亮起,淡蓝的光晕裹着潮湿的霉味,扑在脸上像一层冰凉的薄膜。我攥着终端,指腹硌在屏幕边缘的金属棱角上,指尖的凉意顺着神经爬进太阳穴,和残留的疲惫绞在一起。
零的电子音在耳边轻响,没有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示:“生态系统稳定性测试第七次失败,作物变异率升至37%,水源循环过滤效率跌破60%,剩余储备水仅够全员维持45天。”
我闭了闭眼,脑海里瞬间闪过第49章末尾那些扭曲的文明残骸,还有外星科技资料里关于“高维能量辐射影响生物结构”的标注。果然,融合外星技术的代价,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狠。
“带我去作物培育区。”我起身时,战术靴踩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刺耳。走廊两侧的舷窗像一块块黑色的镜子,映出我一身沾满星尘的作战服,还有眼底藏不住的紧绷——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故障,是悬在2000人头顶的生存利剑。
生态舱的作物培育区占据了飞船中层的三分之一空间,隔着透明的防爆玻璃,能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培育架。本该翠绿的宇宙适应型作物,此刻却透着诡异的暗红,叶片边缘卷曲发黑,有些甚至长出了细小的肉质突起,像无数双窥视的眼睛。通风系统嗡嗡作响,却吹不散空气中那股淡淡的腥甜,那是作物变异后分泌的未知汁液挥发的味道。
科研组组长老陈正蹲在培育架前,手里拿着取样器,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的白大褂沾了不少暗红色的汁液,袖口磨出了毛边,眼底的红血丝像蛛网一样蔓延。听到脚步声,他猛地回头,眼里满是焦虑,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老季,你来了!情况比预想的更糟,这批‘星麦’昨天还只是叶片发红,今天就变异出了肉质组织,检测发现汁液里有微量高维辐射残留,和上次文明残骸的辐射特征高度吻合。”
我走近培育架,指尖隔着玻璃触碰那些扭曲的叶片,冰凉的触感透过玻璃传来,却让我后背泛起一层冷汗。终端屏幕上,零同步调出作物的基因序列图,原本稳定的双链结构此刻像被狂风撕扯过的棉线,杂乱无章地缠绕着,几个关键的营养合成基因片段完全断裂。
“是外星科技资料里的高维能量数据污染了培育系统?”我沉声问道,目光扫过培育区角落的能量转换器——那是三天前刚加装的设备,核心技术正是来自第49章破解的外星残骸资料,目的是利用高维能量提升作物生长效率。
老陈点点头,重重叹了口气:“大概率是。我们低估了高维辐射的渗透性,虽然加装了屏蔽层,但能量转换器运行时,还是有微量辐射泄漏到培育区。这些作物对辐射的敏感度远超预期,基因链直接崩溃变异,现在不仅不能食用,还在持续释放未知的代谢产物,已经影响到周边的空气循环了。”
“水源呢?”我转向另一侧的水循环过滤区,那里的透明管道里,本该清澈的水液泛着淡淡的浑浊,偶尔有细小的絮状物飘过。
“更麻烦。”老陈跟过来,指着过滤芯的监测屏幕,“过滤系统的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在高维辐射影响下活性骤降,不仅没法过滤掉水中的辐射残留,反而吸附了作物变异产生的代谢物,形成了新的污染物。刚才检测到水中有未知的微生物滋生,繁殖速度极快,照这个趋势,再过十天,整个水循环系统都会被污染。”
我沉默着,指尖敲击着终端外壳,发出规律的轻响。舱外的宇宙依旧寂静,星辰的光芒透过舷窗洒进来,落在扭曲的作物上,折射出诡异的光斑。2000人的生存,全靠这生态闭环系统支撑,作物绝收、水源污染,意味着我们要么在耗尽储备后饿死渴死,要么冒险暴露行踪寻找宜居星球——而在黑暗森林里,暴露就等于死亡。
“把能量转换器先关停,拆除屏蔽层,重新检测辐射泄漏点。”我迅速做出决策,声音冷静得连自己都有些意外,“培育区全面消杀,变异作物全部焚毁,不能留一点隐患。水循环系统立即更换过滤芯,启用备用的物理过滤装置,同时抽取部分储备水进行稀释,先保证饮用水安全。”
“明白!”老陈立刻掏出对讲机,对着里面急促地布置任务,“各组注意,立即关停能量转换器,培育组负责焚毁变异作物,水处理组更换过滤芯,启用备用过滤装置,动作快!”
对讲机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回应声,原本沉寂的生态舱瞬间忙碌起来。穿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和工人迅速涌入,有的关停设备,有的搬运变异作物,有的拆卸过滤芯,金属碰撞声、设备轰鸣声、急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宇宙的寂静,却也透着一股生死攸关的紧迫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