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5月1日,下午14:00
地点:“苟命号”飞船模拟推演室
金属舱壁泛着冷硬的银灰色,全息投影设备嗡鸣着启动,淡蓝色的光线在密闭空间里交织,瞬间铺开一幅横跨半个墙面的太阳系星图。季勃达站在星图正前方,指尖悬在冰冷的投影界面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瞳孔里倒映着密密麻麻的光点——那是人类联合舰队的模拟坐标。
“启动末日之战推演程序,参数加载:地球联合舰队编制、现有武器系统、战术部署预案,三体水滴物理特性、动能参数、攻击模式,误差阈值15%。”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刻意维持的冷静,每一个字都像从牙缝里挤出来,打破了推演室的死寂。
“参数加载中,30%...70%...100%,推演程序启动,预计耗时72小时。”零的电子音毫无波澜,却让站在一旁的罗辑眉头皱得更紧。这位曾经玩世不恭的学者,此刻穿着一身简洁的灰色工装,头发凌乱,眼底布满血丝,显然和季勃达一样,熬过了无数个紧绷的夜晚。
推演室里挤满了核心成员,防御组的赵刚双手抱胸,死死盯着星图上代表人类舰队的绿色光点,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科研组的老周扶着眼镜,指尖在便携终端上飞快记录,镜片反射着星图的蓝光,遮住了眼底的复杂情绪;观测组的成员们则围在辅助屏幕旁,实时同步着从地球方向截获的零星信号。
“三个月了,地球那边终于动静了。”赵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不是恐惧,更像是一种压抑的亢奋,“刚才截获的加密信号,人类舰队已经完成集结,号称‘末日长城’,足足两千艘战舰,这规模,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季勃达没接话,只是缓缓移动指尖,放大星图上地球轨道附近的区域。绿色光点密集地排列成战斗阵型,每一艘战舰的模拟模型都清晰可见,流线型的舰体、延伸的炮管、闪烁的能量信号,透着一股人类文明倾尽所有的悲壮。可在他眼里,这些看似强大的战舰,不过是一堆脆弱的金属壳子,等待着被轻易碾碎。
“‘末日长城’?”罗辑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嘲讽,却掩不住眼底的落寞,“一群不知道对手真正实力的蠢货,把所有希望押在数量和常规武器上,这不是长城,是坟墓。”
“罗教授,话不能这么说。”观测组的年轻成员小林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稚气的倔强,“那是人类的全部勇气,总不能像我们这样,躲在小行星带里苟着吧?”
这话像一根针,刺破了推演室里紧绷的氛围。赵刚猛地扭头瞪向小林:“苟着怎么了?活着不好吗?等水滴到了,你看那些所谓的勇气能顶什么用!”
“好了。”季勃达沉声打断,指尖在星图上轻点,红色的模拟水滴瞬间出现在太阳系外围,像一颗不起眼的流星,却带着毁天灭地的威慑,“现在不是争论这个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搞清楚人类舰队到底能撑多久,他们的覆灭会不会暴露周边星域的坐标,会不会把三体的注意力引到我们这边。”
小林低下头,不再说话,脸颊涨得通红。他知道赵刚说的是实话,可一想到地球家园里,那些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正怀着希望等待舰队凯旋,心里就像被堵住了一样难受。
季勃达瞥了小林一眼,心里叹了口气。他理解这种情绪,毕竟他们都是从地球逃出来的,谁心里没有一丝牵挂?可正是这份牵挂,才更要保持清醒。“观测组,重点监听地球官方的公共频道,记录普通人的舆论走向,还有ETO的残余信号,任何异常都要第一时间上报。”
“明白,季队。”小林立刻应声,转身投入到信号监听工作中。
推演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设备的嗡鸣和指尖敲击终端的声音。季勃达的目光死死锁在模拟水滴上,脑海里不受控制地闪过前世记忆里的画面:水滴无视人类舰队的炮火,像一道银色的闪电,瞬间贯穿一艘艘战舰,高温汽化的金属、爆炸的火光、船员的惨叫,整个太阳系都变成了屠宰场。
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窒息感顺着喉咙往上涌。他猛地闭了闭眼,强迫自己从回忆中抽离。不行,不能慌,现在的每一步推演,每一次数据记录,都关系到“苟命号”两千人的生死,他必须冷静。
“零,补充参数,加入人类舰队可能的战术调整预案,比如集中火力攻击、分散规避、近距离缠斗,重新计算推演结果。”
“收到,参数补充中,推演进程暂停,预计1小时后重启。”
季勃达点点头,转身走到窗边,推开舷窗的遮光板。窗外是冰冷的小行星带,无数不规则的岩石在黑暗中缓缓漂浮,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反射着遥远恒星的微弱光芒。一颗直径数公里的小行星从舷窗前缓缓划过,阴影瞬间笼罩了半个推演室,带来一股刺骨的寒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