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都疯了!”
刘振华看着李云龙和林川这两个一老一少,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受不了了。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这已经不是顶住压力了,这是公然抗命!
要是三天后,拿不出东西来,那后果……
刘振华不敢想下去。
但他看着院子里那一张张重新被点燃希望的脸,看着林川那不容置疑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好!”
刘振华一咬牙,也豁出去了。
“我这就去给旅部回电,就说……就说电报线路被炸毁,我们没收到!”
“这个理由,应该能拖上三天!”
“老刘,够意思!”
李云龙重重地拍了拍刘振华的肩膀。
“等咱们的炮造出来了,头功算你一份!”
压力,瞬间变成了动力。
整个兵工厂,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极限冲刺状态。
所有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时间。
锻造组,在赵铁根的带领下,连夜对炮架和底座进行最后的打磨和修整。
精加工组,在李瘸子的指挥下,对高低机和方向机的每一个螺纹,都进行着最后的调试。
而林川,则带着王承柱和几个最心细的学徒,进行着瞄准镜的最后组装。
镜片、棱镜、刻度盘……
一个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零件,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黄铜镜筒里。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第一天,炮架和底座,完美结合!
第二天,高低机、方向机、瞄准镜基座,全部安装到位!
现在,万事俱备,只剩下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炮管的组装。
而炮管组装前,还有一道最凶险的工序。
热处理,也就是俗称的淬火!
只有经过淬火的炮管,其内部的金属结构,才能达到最佳的平衡点。
既要有足够的硬度,来承受发射药爆炸时的高温高压。
又要有足够的韧性,来抵消后坐力的冲击,防止炸膛。
这个火候,多一分则脆,少一分则软。
一旦失败,这根耗费了无数心血的炮管,就将彻底报废!
“乌龟炉”前,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赵铁根和几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围着炉子,一个个脸色煞白,手心全是汗。
他们锻造过农具,打过刀枪,但给这么精贵的炮管淬火,这辈子都是头一遭。
这玩意儿,要是毁在他们手里,那真是万死莫辞了。
“所长……俺……俺这心里没底啊……”
赵铁根的声音,都在发颤。
“这炉子的火,时大时小,温度不好控制啊。”
“万一……万一火候过了,这炮管可就……”
他不敢再说下去。
“别怕。”
林川的表情,却异常平静。
他拍了拍赵铁根的肩膀。
“你们信不过自己,还信不过我吗?”
“按照我说的做,绝对不会出问题。”
林川的自信,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
赵铁根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所长!俺们都听您的!”
“好!”
林川开始下达指令。
“第一步,搭淬火池!”
几个战士立刻行动起来,在炉子旁边,用砖石和黄泥,迅速垒起了一个半人高的,垂直的深坑。
随后,又将一桶又一桶冰冷的井水,和缴获来的鬼子卡车机油,倒了进去。
一股刺鼻的味道,瞬间弥漫开来。
“第二步,起炉!升温!”
赵铁根亲自拉动风箱。
“呼哧……呼哧……”
炉膛里的火焰,瞬间蹿高了半米,发出“呼呼”的咆哮声。
那根已经加工完毕,内外光滑如镜的炮管,被用铁链吊着,缓缓地送入了炉膛的正中央。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接下来的,就是最考验技术的,控制温度。
兵工厂没有温度计。
能不能把握住最佳的淬火时机,全凭一双眼睛。
“火再大一点!”
林川死死地盯着炉口,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炉内的温度。
炉膛内,炮管的颜色,在慢慢发生变化。
从黑色,到暗红色,再到鲜红色……
“就是现在!稳住火候!不要再加煤了!”
林-川大喊道。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能看到的,只有林川那张被炉火映得通红的,无比专注的脸。
炮管的颜色,还在继续变化。
从鲜红色,变成了耀眼的橘黄色。
林川的眼睛,一眨不眨。
他脑海中,【德式工作母机】和【金属拉伸与冲压成型技术】带来的庞大知识库,正在飞速运转。
每一个颜色的变化,都对应着一个精确的温度区间。
800度……900度……
当炮管的颜色,从橘黄,变成一种灿烂的,近乎白色的樱桃红时。
林川的瞳孔,猛地一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