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者之眼”。
这个词带着某种冰冷非人的质感,在王刚断断续续的加密通讯结束后,依旧盘桓在隔离实验室的空气中,挥之不去。林瑶站在原地,感觉周遭经过严格净化的、恒温恒湿的空气,都仿佛带上了一丝被窥视的粘腻感。
一个观测着的“眼睛”。基金会留下的,与编号23符号同频,结构未知。它在那里“看”着什么?又是谁,在通过这只“眼睛”观望?
她猛地回头,看向病床上似乎又陷入安静假寐的陈启。他刚刚在梦境与现实的边缘,喊出了“蓝色的线”、“镜子破了”、“他在看”。那声“他在看”,是指吴镜玄?还是……指向这个刚刚被发现的、“眼睛”的主人?
无数的线索、猜测与危机感交织成一张沉重的网,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但她强迫自己冷静,现在不是慌乱的时候。她快步走到观察室的通讯面板前,接通了高岚的实验室。
“高教授,王刚那边的发现你同步收到了吗?”
“刚收到,技术团队正在远程分析信标的初步数据,情况……很诡异。”高岚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背景是密集的键盘敲击声和低沉的讨论,“那东西的能量签名非常古老,而且……它在自适应我们的探测波,就像有生命一样。”
“先集中精力,分析它和编号23符号的关联,以及……它可能的观测目标。”林瑶顿了顿,补充道,“重点分析它是否曾指向基地,或者……陈启的方位。”
“明白。”
结束通讯,林瑶深吸一口气,重新将目光投向隔离室内的陈启。他依旧安静地躺着,但不知为何,林瑶觉得他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不是那种空洞的安静,而是一种……仿佛冰封的湖面下,有东西在缓缓游动的静谧。
她做出了一个决定。没有请示,没有等待更安全的方案。时机稍纵即逝。
她拿起平板电脑,操作了几下,将那个“三道波纹”的符号(编号23)全屏显示,然后推开隔离门,走了进去。
脚步声在寂静的实验室里回响。陈启似乎听到了,他的睫毛颤动了一下,但没有立刻睁眼。
林瑶走到床边,没有说话,只是将平板电脑屏幕,稳稳地举到他视线上方约三十公分的位置。
“陈启,”她的声音放得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看着它。”
没有反应。
林瑶耐心地等待着。几秒钟后,陈启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的目光先是有些涣散,然后,如同被无形的磁力吸引,慢慢聚焦到了平板的屏幕上,落在了那个简洁而古老的波纹符号上。
没有之前测试时的“困惑”反应,也没有明显的情绪波动。他的眼神是一种极深的、近乎纯粹的“观察”,仿佛要将这个符号的每一个弧度、每一分能量波动,都刻入脑海。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两人清浅的呼吸声。
突然,陈启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发出声音,但口型依稀可辨:
“……水……”
林瑶心头一震!水?流动的,基础的,生命源泉的……这与高岚分析的符号可能代表“流动”、“基础”的含义不谋而合!
她强压住激动,没有打断他。
陈启的目光依旧牢牢锁定着符号,他的右手,那只曾无意识拉扯死线、也曾因反噬而捂住左眼的手,开始极其缓慢地抬起。动作不再僵硬,带着一种近乎优雅的、探究般的迟疑。
他的食指伸出,没有指向屏幕,而是在屏幕前方的空气中,沿着那三道波纹的轨迹,极其缓慢地、虚空地临摹起来。
一道……
两道……
三道……
他的指尖划过空气,没有留下任何可见的痕迹。但在他划过的地方,林瑶凭借某种超越五感的直觉,似乎能感觉到空气中那最微小的粒子,发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顺应其指尖的……排列与流动?
这不是干涉,不是破坏。这是一种……引导?或者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共鸣”?
当他的指尖虚画出最后一道波纹的终点时,异变发生了!
不是在他指尖,而是在平板电脑的屏幕上!
那个原本只是静态图片的符号,那三道原本只是由像素点构成的波纹,仿佛被注入了生命,极其轻微地……荡漾了一下!
如同投入一颗微小石子的水面,泛起了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波动一闪而逝,屏幕迅速恢复了原状。
但林瑶确信自己看到了!那不是屏幕的物理故障,是符号本身能量层面的、真实的“流动”!
陈启虚画的手指缓缓放下,他依旧看着屏幕,眼神深处那冰封的湖面下,似乎有某种东西清晰地跃动了一下,带起一圈细微的涟漪。他微微偏过头,视线第一次主动从符号上移开,落在了林瑶因震惊而微微睁大的眼睛上。
他的目光依旧缺乏完整的情感与认知,但那里面,清晰地映出了她的倒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