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思索片刻,缓缓点头。
“凝弟,此计虽险,但也并非不可行。
古往今来,都是为“利”而行,只要有利可图,倒不是不能和那些游牧民族合作!
只是这数十万信徒的迁移,谈何容易。
一路上的粮草辎重、安全保障,都是大问题。
更何况,现在各地都在围剿我们,那会轻易放行!”
此时,张子羽在心里暗暗想着。
“合作?我和外族合作个粑粑,那叫利用,等我强大起来了,分分秒秒打的他们嗷嗷叫。
再然后呢,我就收编这些蛮族,他们不是喜欢打嘛,让他们给我去开疆扩土。
世界这么大,你们就给我慢慢地打下去!”
想归想,张子羽还是第一时间回答了张宁的问题。
“宁姐,这我也考虑到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已经有了大概的方案。
只要计划成功,绝对有足够的时间让人员迁移。
但,现在我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那些黄巾信徒愿不愿跟我们走?”
张宁微微仰头,神色自信。
“凝弟,这你倒不必过于担忧。
我以黄巾圣女的身份,你以黄巾圣子的名号,再加上义父留下的印玺,足以让大部分黄巾信徒听令追随。
义父在信徒心中,那是如同神明一般的存在,这印玺便是他意志的象征。
只要亮出印玺,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告诉大家这是延续黄巾大业、让天下百姓重归太平的唯一出路,他们定会毫不犹豫地跟随我们。”
周仓在一旁用力点头,瓮声瓮气地说。
“没错没错,俺们只要把道理给兄弟们讲清楚,再拿出这印玺,看哪个敢不听从!俺周仓第一个不答应。”
张子羽闻言,心中稍定,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如此甚好,有宁姐和周大哥相助,此事成功便多了几分把握。
只是时间紧迫,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
宁姐,由你执笔写一篇密信加盖父亲的印玺。
意思大概就是让黄巾信徒开始整合等待机会,一旦汉军开始后撤,就极速向着雁门郡集结,速度一定要快!”
张宁点了点头,随即又疑惑地看向张子羽。
“你怎么知道汉军会撤?”
周仓也是一脸茫然地望着张子羽。
“对啊,现在汉军形式一片大好,他们怎么会平白无故地撤退呢?”
张子羽缓缓站起身,面向南方,目光中闪过一丝绝然,自信地开口说道。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去做的,让他们的皇帝陛下亲自下令撤兵!”
张宁和周仓听闻,皆是倒吸一口凉气,脸上写满了震惊。
张宁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担忧,急切地说道。
“你这是要孤身犯险啊!那汉帝身边侍卫众多,安保严密。
你要如何接近他,又如何能让他听从你的建议?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周仓也在一旁附和,挠着脑袋,粗声粗气地说。
“是啊,圣子,这事儿太危险了,咱不能这么冲动。
要不,咱再从长计议,想个更稳妥的法子?”
张子羽却轻轻一笑,眼神坚定,没有丝毫动摇。
“你们不必担忧,我既敢说,便已有十足的把握。
宁姐,周大哥,事到如今,不置之死地,又如何后生。
我心意已决,不成功便成仁,你们可助我一臂之力!”
张宁和周仓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将信将疑。
但也明白张子羽已经决定的事,恐怕是难以更改。
张宁咬了咬牙,说道。
“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也不能让你独自冒险。
我虽一介女流,但也习得些武艺,定会陪你一同前往。”
周仓也拍着胸脯,大声道。
“算我一个!我这条命都是大贤良师救的。
这次不管多危险,我都要跟你一起,保护你的周全!”
张子羽心中涌起一阵暖意,看着面前两人,郑重地点了点头。
“好,不过此次行动,宁姐不宜同行,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你去做!”
张宁一听不乐意了,她还以为张子羽是为了她的安危,想故意支开她。
“不行!我一定要陪在你的身边,我答应过义父,要照顾你一生一世!”
张子羽神情凝重,向前一步,双手搭在张宁的肩膀上,目光真挚且坚定地说道。
“宁姐,我深知你对我的关怀,也明白你是一心为我着想。
但这次,真不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危而支开你,实在是有更为关键的任务要托付于你。
如果计划成功,雁门关外将聚集无数的黄巾信徒。
你想想,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心中肯定惶惶不安,他们急切需要一个主心骨来引领他们。”
张宁眉头紧锁,眼中满是不解与担忧,欲言又止。
张子羽见状,继续恳切地说道。
“只有你圣女的身份,才能让他们真正信服。
你想想,那些信徒皆是怀着对太平道的信仰与忠诚,追随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