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讽刺的时刻到来了,一家知名AI公司邀请林星若代言他们的“人脸识别安全系统”,承诺能“百分百识别AI换脸”。
“这个世界疯了。”林星若苦笑着拒绝了邀请。
在律师的建议下,林星若决定亲自潜入一个假直播间的后台。她伪装成寻求合作的商家,通过几层中间人,终于联系上了一个造假团队的头目。
令她震惊的是,对方非常年轻,不过二十出头,言谈间不仅毫无愧疚,反而对自己的技术充满自豪。
“我们只是满足了市场需求,”年轻人在语音消息里说,“真正的你高高在上,而我们的‘林星若’亲民又接地气。说真的,姐姐,你应该感谢我们帮你维持热度。”
这次交流让林星若意识到,这已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现象。她决定不再被动应对,而是要主动创造。
三个月后,林星若推出了一部自编自导的短片《镜像迷宫》。影片中,她一人分饰多角,探讨了在数字时代身份的多重性和真实性。影片结尾,所有角色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中,互相凝视,然后同时发问:“我是谁?”
短片引发广泛讨论,不仅关于AI技术,更关于人的本质。
然而,就在影片获奖的同一晚,又有三个新的“林星若”出现在直播平台上,这次她们在推销《镜像迷宫》的“独家周边产品”。
林星若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这一消息,只配了一句话:“迷宫还在扩大,出口在哪里?或许我们都在寻找。”
在数百条评论中,一条来自年轻程序员的留言悄然浮现:“技术本身不是答案也不是问题,问题永远在于我们如何定义人性。也许真正的出口在于,我们是否还能在虚拟的迷宫中,识别出自己真实的灵魂。”
林星若给这条评论点了个赞。
窗外,城市的灯光依旧,无数屏幕依然亮着,映照着真实与虚幻交错的面孔。在这场尚未结束的镜像游戏中,每个人都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喜欢一章一个人性小故事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一章一个人性小故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