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中午的“悦来商场”三楼餐饮区,各家餐厅门口都排着队。孩子哭闹声、碗碟碰撞声和人群交谈声混杂在一起,形成都市周末特有的喧嚣背景音。
“小馋猫,饿了吧?”林海轻轻擦掉女儿小小脸颊上的饭粒,两岁的小家伙正专注地用手抓碗里的蒸蛋,弄得满手都是。
“让她自己吃,你也快吃,面要坨了。”苏雨提醒丈夫,自己则迅速解决着碗里的牛肉面。这是他们成为父母后养成的默契——轮流照顾孩子,让对方先吃顿热饭。
小小突然不安分起来,扭动着身体,嘴里发出呜咽声。林海熟练地放下筷子,将女儿从儿童餐椅上抱起来轻拍安抚。
“你先吃,我来哄她。”他对苏雨说,这是他们夫妻间最常见的对话之一。
苏雨点点头,继续用餐,时不时朝父女俩投去温柔的一瞥。就在这平常的家庭场景中,不远处,两位五六十岁的阿姨正盯着他们,交头接耳。
“你看那桌,当妈的自己吃得香,让男人哄孩子,像什么话!”穿紫红色针织衫的赵阿姨摇头道。
“就是,女人家这么不懂体贴。”旁边短发烫着小卷的孙阿姨附和。
赵阿姨越看越不顺眼,终于站起身,径直走向林海一家所在的餐桌。孙阿姨紧随其后。
“一个女人,怎么能让老公哄小孩?自己在那安安心心吃饭?小孩不是你的吗?你不能哄么?不能让你老公先吃吗?”赵阿姨开门见山,声音尖锐得让周围几桌客人都转过头来。
苏雨刚要开口,林海已经站了起来,把小小护在怀里。
“阿姨你不用管,我们家都是这样的,宝宝都是我哄,我不让我老婆哄。”
赵阿姨像是被触动了某根敏感神经,声音提高了八度:“一个女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带好小孩,哄好小孩,男人在外面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让男人哄小孩?不能好好的吃顿饭吗?”
周围食客开始窃窃私语。一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年轻妈妈在邻桌小声对同伴说:“这阿姨管得真宽。”另一桌中年夫妇则露出复杂表情,似乎部分认同阿姨的观点。
苏雨放下筷子,平静地看着赵阿姨,只问了一句:“您家是儿子吧?”
赵阿姨愣了一下,点头,又急忙补充:“不是说我家是儿子,我就这样说话,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任何一个家庭里怎么会有这种情况呢?一个男人肯定要好好吃饭的,这哄小孩就是妈妈的事情啊!”
这时,餐厅经理注意到骚动,快步走来:“各位客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林海摆摆手示意没事,转而面对赵阿姨:“阿姨,我尊重您的观念,但每个家庭有各自的相处方式。我老婆带孩子一天了,让她先吃顿安心饭怎么了?”
“带孩子是女人的本分!”赵阿姨坚持道,孙阿姨在一旁用力点头。
周围议论声更大了。一位白发老奶奶忍不住插话:“大妹子,话不能这么说,我儿子也经常带孩子,现在时代不同了。”
另一桌三个二十出头的女孩中,穿牛仔衣的那个高声说:“阿姨,您这思想该更新了!凭什么带孩子就一定是女人的事?”
赵阿姨面对多方质疑,脸色越发难看,转向孙阿姨寻求支持:“老姐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孙阿姨略显尴尬,小声说:“也许人家有人家的过法...”
赵阿姨见盟友动摇,更加激动,甩下一句:“我一定要回去跟我的儿子和儿媳说这种事情,一定不要在我们家发生,哪有这样的,大男人去哄孩子,连顿饭都吃不好。”
苏雨刚要开口,林海抢先一步,语气冷峻:“那我也得跟我妈说一下,让她在外边别随便管别人的闲事,不然很容易被打。”
餐厅里瞬间安静下来。赵阿姨瞪大眼睛,似乎不敢相信有人会这样对她说话。
“你、你怎么能这么跟长辈说话!”她结巴道。
经理赶紧打圆场:“各位都消消气,口味不同,家家的锅底都不一样嘛。”
林海深吸一口气,语气缓和了些:“阿姨,我没有不尊重您的意思。只是您看,我老婆白天上班,晚上带孩子,周末还负责全部家务。我只不过在吃饭时哄哄孩子,让她喘口气,这过分吗?”
“我年轻时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做饭,哪有人哄着吃饭?”赵阿姨不服气。
“所以您觉得吃了苦,现在年轻人就该吃同样的苦?”苏雨轻声问,“我奶奶那辈人还裹小脚呢,我们要不要也裹上?”
周围响起几声轻笑。赵阿姨张了张嘴,没说出话。
一位一直安静就餐的老先生忽然开口:“年轻人,你们做得对。我老伴生病那几年,我才学会做饭带孩子,早知道年轻时多帮把手就好了。”他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气氛微妙地转变了。赵阿姨环顾四周,看到的大多是善意的调侃或理解的目光。就连孙阿姨也悄悄拉她的衣袖:“走吧,别说了。”
赵阿姨挣开孙阿姨的手,但气势已不如前:“我、我是为你们好!这样的家庭不长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