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的结果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暂时还未落下。林知意将那份私人医院的预约确认函压在办公桌最底层的文件夹里,用更繁重的工作将其掩埋。身体的警报被她刻意忽略,此刻,她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全神贯注——即将到来的,由陆延舟亲自主持的,关于项目下一阶段技术方案的联合评审会议。
这不仅仅是常规的技术讨论,更是她与陆延舟那心照不宣的联盟,第一次在公开场合,面对共同怀疑对象的协同作战。会议室,就是他们的第一处正面战场。
会议定在下午两点,延舟科技最大的一号会议室。林知意提前十分钟抵达,她的团队成员已经就座,个个神情肃穆,如临大敌。而长桌的另一侧,赵宏带着他的几个亲信也已到场,正低声交谈着什么,见到林知意进来,赵宏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在她脸上扫过,带着毫不掩饰的阴沉。
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硝烟。
林知意面色平静地在自己的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检查着待会儿要演示的PPT,指尖稳定,看不出丝毫紧张。只有她自己知道,掌心因为用力握着激光笔而微微泛潮。
两点整,会议室的门被准时推开。陆延舟走了进来,身后跟着首席技术官、项目委员会的几个核心成员,以及那位新增的外部专家沈哲。
陆延舟今天穿着一身熨帖的深黑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面容冷峻,眼神锐利如鹰。他一出现,会议室里原本细微的交谈声瞬间消失,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着敬畏、揣测,或是不安。
他没有看任何人,径直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稳有力,不带任何情绪:“开始吧。”
会议按照议程进行。先是技术部汇报前期压力测试的整体情况和数据结果。当张昊代表林知意团队,展示基于自建仿真数据环境得出的、远超预期的优异性能指标时,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议论。
赵宏的脸色明显难看起来,他几次想开口打断,但在陆延舟那平静无波却极具压迫感的目光下,最终还是悻悻地闭上了嘴。
林知意垂眸,端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呷了一口,掩去唇角一丝几不可查的冷峭。她知道,这第一回合,她赢了。用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成果,回应了之前所有的质疑和刁难。
接下来,轮到讨论下一阶段,涉及与延舟科技核心主系统深度集成的技术方案。这才是今天会议真正的重头戏,也是赵宏等人可能发难的关键节点。
林知意站起身,走到投影幕前。她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神色从容,整个人在灯光下散发着一种冷静而耀眼的光芒。
“各位,接下来由我阐述下一阶段的核心集成方案。”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议室的每个角落,“本次集成,我们将重点解决三个关键问题:数据流实时同步效率、异构系统间的安全认证、以及异常状态下的故障隔离与快速恢复……”
她逻辑严密,条理清晰,配合着精心制作的PPT,将复杂的技术方案阐述得深入浅出。每一个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案,都附带了详实的数据推演和风险评估,几乎堵死了所有可能被攻击的漏洞。
然而,就在她讲到关于核心接口调用权限的精细化管控策略时,赵宏终于按捺不住了。
“林总监,”他打断了林知意的陈述,声音带着惯有的、拖长的语调,脸上挂着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你提到的这个‘动态权限令牌’机制,听起来是挺花哨。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这种高频次的权限校验,会对我们主系统的性能造成多大的负载压力?万一因为你们这个外部模块的频繁调用,导致主系统卡顿甚至崩溃,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直接将一个“可能拖垮主系统”的大帽子扣了下来,语气咄咄逼人。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林知意,带着审视和担忧。
林知意停下讲解,目光平静地看向赵宏,没有丝毫慌乱。她早就料到他会在此发难。
“赵总的担忧很有道理。”她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关于性能负载问题,我们在方案附录4.3章节,已经进行了详细的压力模拟和量化分析。根据模拟结果,即使在极端并发情况下,由我方模块发起的权限校验请求,占用的主系统资源也不会超过其总负载能力的百分之三,这个比例,远低于主系统自身的日常冗余阈值。”
她操作电脑,调出附录中的数据图表,巨大的投影屏幕上立刻显示出清晰的数据曲线和分析结论。
“而且,”她补充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技术高管,最后落在陆延舟身上,“我们设计的‘动态令牌’采用了轻量级加密和缓存机制,单次校验的响应时间控制在毫秒级。更重要的是,这套机制本身具备熔断和降级策略,一旦监测到主系统响应异常,会立刻自动切换至备用安全模式,绝不会出现赵总所担心的,‘拖垮’主系统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