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众人细想,天幕开始以极快的速度,罗列出奕詝登基后,短短十一年间所遭遇的惊天劫难:
咸丰元年太平天国爆发:金田烽火瞬间燎原,半个中国陷入战火,定都天京(南京),与大清分庭抗礼。
咸丰五年英法联军再至:广州陷落,大沽口激战,最终咸丰十年京城被破。
同年圆明园被焚: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在熊熊烈火中化为断壁残垣,奇珍异宝或被掠夺,或付之一炬。
咸丰十年俄国趁火打劫:北疆巨变,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不费一兵一卒,强占东北、西北一百五十余万平方公里土地!
咸丰十年仓皇北狩,咸丰十一年崩于行宫:在内忧外患的交迫下,年轻的皇帝被迫逃离北京,最终病逝于热河避暑山庄,未能再返京师。
画面快速闪回,太平军汹涌如潮,联军铁蹄踏破京畿,圆明园冲天烈焰,地图上北方大片领土被染上异色……最后定格在承德避暑山庄那凄凉的一角。
天幕评论:【内乱席卷半壁,外寇两度破京,园林被焚,疆土沦丧,最终颠沛流离,英年早逝于塞外。此等境遇,可谓苦命至极,较之明末崇祯皇帝,恐犹有过之。】
天幕之下,一片死寂。
先前那些因为“押对宝”而暗自庆幸选择了奕詝的人,此刻脸上的表情复杂难言,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悲。这哪里是当皇帝?这分明是跳进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火坑!
道光时空,养心殿内的旻宁,看着天幕上长子那注定的、悲惨的未来,身体微微摇晃,脸色灰败。他心中对奕詝的那份因“仁孝”而产生的怜爱,此刻被巨大的心痛和无力感所淹没。他这才明白,为何天幕说“谁当谁倒霉”。将这千疮百孔的帝国交给任何一个儿子,都无异于让他去背负一座沉沦的十字架。
而原本因票数落后而有些失落的奕欣派,此刻心中竟隐隐生出一丝诡异的“庆幸”——或许,未能继承大统,对六阿哥而言,反是一种命运的眷顾?
康熙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经历过动荡,但对比咸丰这十一年的浓缩灾难,竟觉得自己的平三藩、收台湾都显得“从容”了许多。乾隆亦是默然,他自负“十全武功”,却不想子孙竟会沦落至如此境地。
那句“谁当谁倒霉”,如同一声沉重的叹息,回荡在所有时空。它不仅仅是对咸丰个人命运的判词,更像是对一个行将就木的王朝,发出的、无可挽回的哀鸣。选择继承人,在这一刻,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因为无论选谁,都只是选择由谁来品尝这杯已然酿好的、名为“末世”的苦酒。
喜欢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