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囚笼中,空气凝滞得如同固体,唯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与张承翊压抑的喘息声交织,更衬出此地令人窒息的死寂。
前后通道皆被巨石铁栏封死,仿佛已被活埋在这山腹深处。
狄仁杰强压下心中的焦灼,目光死死盯住栅栏对面岩壁上那片模糊的刻痕。在这绝境之中,任何一丝异常都可能是唯一的生机。
“敬之,你可能辨识?”狄仁杰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显得异常清晰。
孙敬之几乎将脸贴在冰冷的铁栅栏上,瞪大了眼睛,努力分辨着对面岩壁上的符号。
火光摇曳,那些刻痕时明时暗,更添辨识难度。
他自幼博览群书,尤嗜金石古籍、奇文异字,此刻求生的本能和学者的专注竟暂时压过了恐惧。
“恩师…学生需再近些…光线太暗…”孙敬之的声音因急切而发颤。
狄仁杰立刻将手中火把尽力透过栅栏缝隙递过去些。
张承翊也忍着剧痛,用未受伤的右手举起自己的火把,凑近那面墙壁。
在双倍火光的照耀下,那些符号终于清晰了许多。
它们并非胡乱刻画,而是以一种极其规整、严谨的方式排列着,笔画古朴虬劲,带着一种久远年代的沧桑感,与周围那些蛮荒狰狞的北周图腾截然不同。
孙敬之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起来,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愕与兴奋交织的光芒。
“这…这不是北周文字…也非突厥回鹘文…”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临摹着,“笔画结构…倒有些像…像史籍中零星记载的、早已失传的前燕宫廷密文!”
“前燕?”狄仁杰闻言,心中猛地一震。
前燕乃鲜卑慕容氏所建政权,灭亡已近三百年,比北周更为久远!
这红烛寺地底,竟还藏着燕国的秘密?
“学生曾在一卷残破的《十六国春秋辑佚》中见过类似符号的拓片和注解!”
孙敬之语速极快,大脑飞速运转,拼命回忆着那些尘封的知识,“据载,慕容氏为确保皇室秘辛不泄,曾创制一套密文,用于记录最机要之事,其法以偏旁移位、笔画增减、并辅以星象方位为密钥…难道就是眼前这种?”
他仿佛忘记了身处绝境,整个人沉浸在了破译的狂热之中,目光死死锁住墙壁,嘴唇飞快地翕动,念念有词:“这个符号…看似‘金’字缺笔,实则暗指‘西方’…旁边这个循环…应是代表‘积聚’或‘库藏’…还有这个…这个复杂的组合…似乎与‘龙’、‘潜’有关…”
狄仁杰和张承翊屏息凝神,不敢打扰他。
时间一点点流逝,每一秒都如同煎熬。
孙敬之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时而蹙眉苦思,时而恍然顿悟,手指在冰冷的地面上飞快地划拉着,进行着复杂的推演。
忽然,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极度震惊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变得尖锐甚至破音:
“恩师!破…破译出来了!这…这上面记载的是…”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念出下面的内容:
“‘大燕龙兴,天命所归。秘藏于此,以待后图。’”
“‘甲兵之利,粟帛之丰,尽纳于斯,足支十年。’”
“‘山河易主,宝器蒙尘。慕容遗脉,星火永存。’”
“落款是…是‘大燕景昭帝御笔密存’!”
“大燕遗库?!”狄仁杰失声惊呼,即便以他之沉稳,此刻也骇然变色!
前燕景昭帝慕容儁的秘藏!
甲兵粟帛,足支十年!
这红烛寺地下,不仅仅是北周余孽的巢穴和兵工厂,其最核心的秘密,竟然是一座埋藏了三百年的、属于前燕慕容氏的复国宝藏!
所有线索在这一刻轰然贯通!
为何此地会有年代迥异的北周图腾与前燕密文?
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深埋地下?
陈玄(慧明)恐怕并非简单的北周遗臣,他所效忠的,或者说他所利用的,是比北周更为久远、也更为惊人的前燕复国资本!
他勾结突厥、打造兵器,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卖钱或扰乱边境,更是为了用这笔庞大的宝藏作为筹码,换取外力,实现那疯狂的双重复国之梦!(北周与燕)
张承翊也听得目瞪口呆,连伤口的剧痛都仿佛暂时忘却了。
孙敬之激动得难以自持,继续解读着墙上更深的刻痕:“这里还有…还有指示!‘依三垣星图,循紫微斗数,启乾位机括,宝库自现’…这…这是在说明开启宝藏的方法!”
他的目光顺着墙壁上的刻痕和某些特殊的指示符号移动,最终落在了墙壁底部,一个极其不起眼的、看似天然形成的岩石凸起上,那凸起的形状,竟隐隐对应着北斗七星的排列!
“恩师!或许…或许这里就是出口!或者至少是通往宝藏的通道!”孙敬之声音颤抖,充满了绝处逢生的希望。
狄仁杰心脏狂跳,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