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资本的真正目标,或许不是你。”
这封来自未知加密地址的邮件,像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因“Lumière”出现而弥漫在“Moonlight”工作室上空的焦灼与愤怒,将危机引向了一个更幽深、更令人不安的方向。沈清月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指尖在冰凉的手机屏幕上无意识地收紧。不是她?那会是谁?是针对顾言深?还是……陆廷渊?抑或是更庞大的资本游戏?“Moonlight”只是被卷入漩涡的一叶小舟?
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寒意,比直接的商业竞争更令人心悸。它意味着对手的动机难以揣测,手段可能更加诡谲难防。然而,此刻的她没有时间深究这警告背后的真相。眼前“Lumière”发起的正面攻势,是实实在在、迫在眉睫的威胁。对方凭借雄厚的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复制风格、抢占高端渠道、营造舆论声势,摆明了是要在“Moonlight”尚未完全站稳高端市场之际,进行精准的狙击和收割。
退让?绝无可能。沈清月的眼神在短暂的惊疑后,迅速沉淀为一种近乎冷酷的坚定。逃避和犹豫只会让对手更快得逞。她必须立刻做出反应,而且必须是强有力的、战略层面的反应。
“李哲,小杨,十分钟后开会。”沈清月的声音透过工作室的内部通讯传来,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十分钟后,核心团队三人围坐在小会议桌前,气氛凝重。李哲脸色紧绷,屏幕上还显示着刚整理出来的“Lumière”营销数据对比图;杨薇则紧咬着下唇,眼中满是不忿和担忧。
沈清月没有浪费时间,她将笔记本电脑屏幕转向两人,上面是她刚刚草拟的紧急应对方案框架。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Lumière’不是简单的模仿者,是一场有预谋、有资本支持的正面战争。”她的目光扫过两人,“之前的策略,稳扎稳打,依靠产品和口碑自然增长,在目前的情势下,已经显得过于被动和缓慢。我们必须调整战略。”
李哲推了推眼镜:“沈姐,你的意思是?”
“加快步伐。”沈清月斩钉截铁地说,指尖点着屏幕上的关键词,“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拉开与模仿者的距离,建立真正的品牌壁垒。而这个速度,在现阶段,需要资本的力量来助推。”
“融资?”杨薇脱口而出,有些惊讶。一直以来,“Moonlight”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运营,对资本介入持谨慎态度。
“对,主动寻求新一轮战略融资。”沈清月肯定道,眼神锐利,“而且,目标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现金流,而是要引入能带来顶级渠道资源、媒体声量和战略协同效应的投资方。我们要用这笔钱,做三件事:第一,加速‘溯光’高定系列的全面量产和重磅发布,用绝对的产品力碾压对手;第二,迅速拓展线下高端渠道,特别是海外市场,不能被困在国内的泥潭里;第三,启动大规模的品牌形象升级和全球营销活动,彻底确立‘Moonlight’在高端饰品领域的引领者地位,而非被定义者。”
她的语速很快,思路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这意味着“Moonlight”将从一个注重内生性增长的“手工作坊”式品牌,向一个资本驱动、快速扩张的商业实体转变。风险与机遇并存。
李哲迅速冷静下来,进入分析模式:“沈姐,这个方向我同意。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但融资意味着股权稀释,控制权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可能受到资本方的影响。我们需要极其谨慎地选择投资方。”
“没错。”沈清月点头,“所以,这次融资,不仅仅是找钱,更是选择战略盟友。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理解并认同‘Moonlight’品牌价值、能带来长远战略资源,而不仅仅是财务回报的伙伴。优先级:产业资本优于纯财务投资,国际资源优于国内同质化资源。”
她看向杨薇:“小杨,你立刻整理‘溯光’系列最新的突破性进展、样品效果图和技术壁垒分析,还有我们未来三年的产品路线图。我们要用最硬的核,去吸引最顶尖的猎人。”
“明白!”杨薇感受到沈清月话语中的力量,立刻振奋起来。
“李哲,”沈清月继续部署,“你负责两件事:一、立即启动融资计划的初步方案,包括估值模型、资金用途、对投资方的要求清单。二、全面梳理和评估现有接触过的所有投资机构,包括星曜资本、以及……渊渟资本之前流露出的意向,进行初步筛选和接触准备。”
当提到“渊渟资本”时,沈清月的语气有微不可察的停顿。陆廷渊那份价值连城的“礼物”,以及那封匿名邮件带来的疑云,让她无法忽视这个选项。与虎谋皮,风险极大,但或许收益也最大。
李哲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谨慎地问:“沈姐,陆总那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