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冰冷的匿名短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沈清月心中漾开一圈又一圈不安的涟漪。“条件是什么?”——这简短的质问,精准地刺中了她潜意识里对顾言深那份感激之下,始终未曾消散的警惕。她站在工作室楼下微凉的夜风里,反复看着那条没有署名的信息,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蛛丝马迹,却一无所获。是谁?是陆廷渊的警告?是商业对手的挑拨?还是某个知晓内情者的提醒?无从判断。但这条信息,无疑给刚刚因姜师傅出现而明朗起来的心情,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她收起手机,强迫自己冷静。无论如何,姜师傅的引荐是实实在在的机遇,不能因噎废食。至于顾言深,他的意图,迟早会显现。眼下,她需要的是专注和清醒。
接下来的几天,沈清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与姜师傅推荐的那位大弟子——一位姓周的青年工艺大师的接洽中。周师傅技艺精湛,深得姜老真传,但为人严谨,对合作方的要求和作品的完美度有着近乎苛刻的标准。沟通磨合需要时间,但每一步都扎实有力,“星云絮语”的工艺难题终于看到了彻底解决的曙光。沈清月稍稍松了口气,将匿名短信的事暂时压在心底。
周五傍晚,顾言深如约打来电话,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悦耳:“清月,忙了一周,今晚有空吗?那家私房菜馆我又订了位子,环境清静,正好可以聊聊和周师傅合作的进展。”
他的邀请合情合理,带着朋友般的关切。沈清月想起那条短信,心中微凛,但面上不露分毫。于公,顾言深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帮助者;于私,她确实欠他一个正式的感谢。逃避不是办法,直面或许能看清更多。
“好,谢谢你的邀请。”沈清月爽快答应,声音平静。
晚上七点,顾言深准时开车来接。他今天穿着休闲的深色高领毛衣和呢料长裤,少了几分商界精英的锐利,多了几分儒雅随和,像是精心准备过的随意。车内弥漫着淡淡的木质香调,气氛舒适。
餐厅依旧静谧雅致,灯光柔和。落座后,顾言深熟练地点了几道招牌菜,并细心地询问了沈清月的口味偏好,举止体贴周到,无可挑剔。他先是聊了聊周师傅那边的进展,给予了中肯的建议,随后又将话题引向一些轻松的艺术话题和近期有趣的行业见闻,谈吐风趣,见识广博,很好地掌控着晚餐的节奏和氛围。
沈清月礼貌应对,表达着对引荐姜师傅的真诚感谢,也将与周师傅合作的初步成果与他分享。气氛融洽,仿佛只是一次寻常的商业伙伴间的友好交流。
然而,当主菜用毕,侍者撤下餐盘,送上精致的甜品和红茶时,顾言深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落在沈清月脸上,语气看似随意,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悄然转变了话题的走向。
“清月,”他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专注而温和,“看着‘Moonlight’一步步走到今天,尤其是经历了这次高定线的挑战,我真的很佩服你。一个人扛着这么多压力,还能保持这样的清醒和创造力,不容易。”
沈清月心中警铃微作,面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谢谢,主要还是靠团队努力,还有像你这样的朋友帮助。”
顾言深笑了笑,那笑容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迷人:“朋友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不过,有时候我在想,像你这样优秀的女性,事业上如此拼尽全力,在感情方面……会不会觉得有些……孤单?或者说,是不是对感情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才一直保持着距离?”
他的话问得委婉,但意图已经相当明显。他在试探她对个人感情的态度,试图将关系从“合作伙伴”推向更私人的领域。
沈清月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该来的,终究来了。她垂下眼睑,看着杯中氤氲的热气,快速思考着如何回应。直接拒绝可能会显得生硬,且可能影响现有的良好合作关系;但含糊其辞或给予错误信号,则后患无穷。
片刻沉默后,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坦诚地迎上顾言深探究的眼神,唇角勾起一抹恰到好处的、带着些许无奈又无比坚定的笑意:
“言深,谢谢你这么关心我。”她先肯定了对方的善意,然后语气平和地继续道,“说实话,我很少去想这个问题。可能在我心里,先把‘Moonlight’做好,让它真正站稳脚跟,能独立地发光发热,是现阶段最重要、也最让我有成就感的事情。感情……或许需要缘分,更需要彼此在最合适的状态下相遇。现在的我,全身心都扑在品牌上,可能并不是一个……嗯,能够很好兼顾感情关系的状态。”
她巧妙地将原因归结于自身的事业心和现阶段的重心选择,既没有否定感情本身,也没有直接拒绝顾言深,而是委婉地表达了“现在不合适”。
顾言深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动,但很快恢复如常,他轻笑一声,语气带着理解和欣赏:“我明白。像你这样有追求的女性,确实会把自我实现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这种专注和独立,恰恰是最吸引人的特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