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二十年前的井
槐树村村委是一栋贴着马赛克的三层小楼,门口为人民服务的金字已经脱落了一半。会议室里,李宁指着电脑屏幕:查赵大虎背景时,发现二十年前村里有过一起非正常死亡事件。
屏幕上是一则泛黄的报纸电子版,日期显示2003年7月15日,标题是《槐树村一女子深夜投井自尽》,配图正是林远在赵家看到的那口井。
死者孙义芳,32岁,丈夫早逝,独自抚养三岁女儿。李宁继续道,报道称她因精神失常投井,但有村民匿名反映死前曾与村委发生冲突。
什么冲突?
土地纠纷。孙家两亩地被划为村建设用地,补偿款一直没到位。孙义芳多次上访,死前一天还去市里递了材料。
林远想起香炉里那张烧剩的照片:有孙义芳的照片吗?
李宁调出一张档案照——清秀的瓜子脸,大眼睛里透着倔强。虽然只有半张脸,但足以确认就是香炉里被烧毁的那张照片上的人。
女儿后来去哪了?
资料显示被远方亲戚收养了,之后就没有记录。李宁滑动鼠标,但最奇怪的是这个——当年负责处理孙义芳案的民警,三个月后车祸身亡;村主任五年后脑溢血去世;现在赵大虎也...
也死于非命。林远接上她的话,当年村委还有谁?
会计马富贵和民兵连长张建军,都还健在,住在村里。
林远思索片刻:查一下孙义芳的女儿,看能不能找到现在的下落。另外,把香炉和那半张照片送去检验,特别是上面的指纹和字迹。
走出村委,林远决定去看看那口已经被填平的井。老槐树在村西头,树干粗得要三人合抱,树冠如云,投下一片阴凉。井口早已用水泥封死,周围杂草丛生,但依稀能看出曾经有人经常来此的痕迹——几束干枯的野花整齐地摆在井沿上,旁边的小香炉里积满了雨水。
警察同志也对这口井感兴趣?
林远回头,看见一个穿白裙子的年轻女子站在不远处。她约莫二十出头,皮肤白皙,长发及腰,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眼睛——大而明亮,与档案照片上孙义芳的眼睛如出一辙。
你是?
孙淼,民俗学博士生。女子微笑着走近,来村里做田野调查,正好碰上这起...事件。
林远注意到她说时微妙地停顿了一下:对命案感兴趣?
对当地的信仰习俗更感兴趣。孙淼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血咒,林队长应该已经听说了吧?
你认识我?
坊城市刑侦大队长,破获过多起大案。孙淼的嘴角微微上扬,我做过功课。
林远审视着这个突然出现的女子:赵大虎的死,你怎么看?
因果报应吧。孙淼望向老槐树,村里人都说,二十年前有个女人在这口井里许下毒誓,现在誓言应验了。
你相信这种说法?
作为学者,我只记录现象。孙淼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工整的字迹,但作为人...我相信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一阵风吹过,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语。林远突然感到一阵寒意:孙小姐刚来村里?
三天前到的,住在村口的招待所。孙淼合上笔记本,如果林队长对本地民俗有兴趣,随时可以找我聊聊。我对草药和...毒物也略有研究。
她转身离开,白裙子在风中轻轻摆动,像一抹游魂。林远注视着她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村道拐角。
回到临时办案点——村小学的一间空教室,陈璐带来了尸检初步结果。
没有常见毒物反应,但死者肝脏和神经系统有严重损伤,符合某种生物碱中毒特征。陈璐推了推眼镜,最奇怪的是尸体上的红色斑点,不是淤血,更像是...从内部渗出的色素。
能确定是什么毒吗?
需要进一步化验,但怀疑是某种植物毒素,可能来自乌头类或曼陀罗。陈璐顿了顿,这类毒素在高剂量下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和呼吸麻痹,死者面带笑容是因为面部肌肉痉挛。
张诚匆匆进来:林队,查了村里的监控,昨晚确实有个白裙子女子去过赵家,但戴着口罩和帽子,看不清脸。奇怪的是...他调出手机上的照片,你看这个背影。
照片上的女子身形修长,白裙飘飘,与林远在槐树下遇到的孙淼几乎一模一样。
孙淼说她来村里三天了,林远思索着,查查她的底细,特别是与孙义芳的关系。
李宁的发现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户籍系统中,孙义芳的女儿原名叫赵小芳,被收养后改名孙淼,由远房表亲带到了外省。但系统里没有孙淼成年后的照片,目前的户籍状态显示为。
年龄对得上,今年正好23岁。李宁指着屏幕,但奇怪的是,这个孙淼去年还在一所北方大学读书,而招待所登记的身份信息显示我们的孙淼是南方大学的博士生。
两个孙淼?张诚皱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