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府重开,天道肃清带来的震荡逐渐平息,仙门百家的秩序步入新的阶段。
云深不知处的听学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是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一丝不同于以往的氛围——那是对新秩序的敬畏。
孟瑶已正式接任朝云宗掌门,宗门事务繁忙,自然无法再以弟子身份参与听学。
此番重回蓝氏的,只有意初与薛洋。
薛洋依旧是那个活泼跳脱的性子,与魏无羡、聂怀桑等人混在一处,给规整肃穆的云深不知处增添了不少“生气”,也让负责纪律的蓝忘机眉头锁得更紧。
而意初,则仿佛回到了冥府事件前那段宁静的时光。
她依旧会去藏书阁抄录典籍,依旧会在兰室聆听蓝曦臣的讲解,只是,她与蓝曦臣之间的相处,显然已经快达到质变了。
少了孟瑶在旁作为桥梁,两人的接触反而更加直接。
有时是就某部道经的理解进行深入探讨,有时是交流音律心得,蓝曦臣甚至会将新谱的曲子片段弹奏给她听,征求她的意见。
而意初偶尔流露出的、不同于外表年龄的沉稳与偶尔狡黠的小调皮,也让他感到新奇而愉悦。
蓝曦臣发现,自己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追随那道青蓝色的倩影。
看她端坐听讲时专注的侧脸,看她与自己论道时眼中闪烁的慧光,看她被薛洋逗笑时眉眼弯弯的娇俏模样。
那份始于容貌的惊艳,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沉淀为对她才华性情的欣赏,进而演变成一种更深沉的吸引。
他向来温润克制,情绪内敛,但这一次,心底涌动的情愫却如此清晰,难以忽视。
这日,听学间隙,夕阳将天边染成温暖的橘红色。
意初独自在云深不知处后山的冷泉边散步,听着潺潺水声,心情宁静。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轻柔而熟悉。
她回头,便见蓝曦臣缓步走来。
夕阳的余晖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衬得他如玉的容颜愈发温雅。
他手中并未持卷,也未携琴,只是这样走向她,目光沉静而专注,带着一种意初从未见过的、清晰可辨的情意。
“意初师妹。”他在她面前站定,声音比平日里更低柔几分。
“泽芜君。”意初微微颔首,心口莫名有些发紧,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蓝曦臣看着她,唇边漾开一抹温柔至极的浅笑,如同春风拂过静湖,漾开层层涟漪。“这些时日,与师妹论道、切磋音律,曦臣深感愉悦,亦获益良多。”
他顿了顿,目光诚挚地望进她眼里,不再迂回:“不知从何时起,曦臣的目光便常为师妹停留。见你笑,便觉心悦;见你蹙眉,便想为你解忧。此心……已为师妹所牵。”
他的表白直接而坦荡,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蓝曦臣式的真诚与郑重。
“曦臣自知或许唐突,但情之所钟,难以自抑。不知师妹……可愿给曦臣一个机会,允我伴你左右,护你周全,与你共探大道,携手此生?”
意初的心跳骤然加速,脸颊泛起微热。
她虽早有预料,也存了主动争取的心思,但亲耳听到蓝曦臣如此清晰地表白心迹,那份喜悦与悸动依旧瞬间淹没了她。
她抬起眼眸,对上他隐含期待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紧张的目光,绽开一个明媚而坚定的笑容,如同破晓的晨光,驱散了最后一丝朦胧。
“泽芜君之心,意初已知。”她声音清亮,带着少女的娇羞,却不掩落落大方,“能与君相识相知,亦是意初之幸。君之所愿,亦是我心所向。”
没有扭捏,没有迟疑,她清晰地给出了回应。
蓝曦臣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那温润的笑容变得更加真实而灿烂。
他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握住了意初的柔荑,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燥,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
“初儿……”他低唤,语气中充满了珍视与感动。这一声呼唤,比任何誓言都更动人心弦。
意初任由他握着,感受着那份传递过来的温暖与情意,脸颊绯红,眼中却盈满了幸福的笑意。
两人相视而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倒映在清澈的冷泉中,构成一幅静谧而美好的画卷。
云深不知处的后山,见证了这对璧人情愫的初定。
自此,蓝氏与朝云宗的关系愈发紧密。
蓝曦臣与孟瑶,一位是蓝氏宗主,一位是朝云宗新主,本就互相欣赏,如今又多了意初这层关系,相处起来更是融洽自然。
孟瑶对这位品性高洁、温润如玉的“准妹夫”十分满意,乐见其成。
而意初与蓝曦臣,这对刚刚确认心意的恋人,则在规矩与礼法的范围内,开始了甜蜜的相处。
云深不知处的兰花旁,藏书阁的静谧一角,甚至只是擦肩而过时一个默契的眼神交汇,都充满了缱绻的情意。
...... ......
蓝氏向朝云宗提亲的仪仗,是在一个春光烂漫的清晨抵达夷陵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