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初乐得清闲。
她完成了每日功课,便喜欢在云深不知处逛逛。
有时会在兰室外的玉兰树下看到蓝曦臣抚琴,琴音淙淙,空灵悠远;有时会在藏书阁附近偶遇,他会温和地与她点头致意,偶尔还会就一些修炼上的问题简单交流几句。
每一次短暂的接触,那如沐春风的感觉,都让意初心中的好感增添一分。
她知道自己对蓝曦臣产生了好感。
这种好感,源于他温润如玉的气质,源于他待人接物的真诚,也源于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听学生活,似乎因为某个人的存在,变得不那么无聊,反而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期待。
...... ......
蓝氏的听学生活,规律得像钟表。
晨钟暮鼓,听讲修习。
对意初而言,蓝启仁老先生讲授的世家经典、除祟要领,她理解起来毫无困难。
她的心思,更多放在了别处。
云深不知处的藏书阁,成了她最常流连的地方。
这日,她正坐在窗明几净的藏书阁内,面前摊开数卷蓝氏关于阵法基础的典籍,手边是上好的宣纸和笔墨。
她并非简单阅读,而是凝神静气,一字一句地认真抄录。
“意初师妹,又在抄书?”
温和的嗓音自身侧响起,如同暖玉生温。
意初抬头,便见蓝曦臣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正含笑看着她笔下已抄录了大半的卷册。
他今日穿着一袭淡蓝常服,少了几分宗主的威仪,更添几分闲适雅致。
“泽芜君。”意初放下笔,起身微微一礼,唇角自然漾开笑意,“蓝氏典籍博大精深,许多见解独到,令我获益匪浅,便想着抄录一份,带回宗门,也好供师弟师妹们参阅学习。”
她理由充分,眼神清澈坦荡。
这确实是目的之一。
朝云宗初立,底蕴尚浅,蓝氏这些传承多年的典籍,正是充实藏经阁的绝佳养分。
更深一层,这些知识储备,或许在未来某个任务世界,也能派上用场。
蓝曦臣眼中掠过一丝赞赏。
他见过不少来听学的世家子弟,多是走马观花,或只为结交人脉,像意初这般沉下心来钻研典籍、并想着惠及同门的,实属难得。
“师妹有心了。”他目光落在她娟秀却自带风骨的字迹上,“若有不明之处,尽可来问我。”
“真的吗?”意初眼睛微亮,顺势接话,“正巧,我看到此处关于清心音与灵力运转结合的论述,似与我宗门所学有可印证之处,却有一二关窍未能参透,不知可否请泽芜君解惑?”
她指向卷册上一段颇为玄奥的记载。
这并非全然借口,蓝氏的弦杀术与清心音,名动天下。
蓝曦臣欣然应允。
他于音律一道造诣极深,讲解起来深入浅出,引经据典,却又不会让人觉得晦涩。
意初本身根基扎实,悟性极高,又精通音律,往往能举一反三,提出一些新颖的见解。
两人在静谧的藏书阁一角,一个耐心讲解,一个认真聆听,偶尔交流看法,气氛融洽而专注。
窗外日光渐移,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意初偶尔抬眼,能看到蓝曦臣专注讲解时微垂的眼睫,挺直的鼻梁,以及那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唇角。他身上淡淡的檀香,混合着书卷的墨香,萦绕在鼻尖,让她觉得格外安宁。
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听学日子里,渐渐多了起来。
有时是在藏书阁探讨道法典籍,有时是在凉亭下交流音律心得。
蓝曦臣发现,这位朝云宗的小师妹,远不像她外表看起来那般稚嫩单纯,她学识之渊博,见解之独特,常常让他也感到惊喜。
而她那双酷似其兄的桃花眼中,闪烁着的灵动机敏与偶尔流露的依赖,又让他不觉心生怜惜。
意初也越发欣赏蓝曦臣。
他的温润不是浮于表面的客气,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与仁善。
他强大却不倨傲,位高却谦和,与他相处,如饮醇茗,回味甘甜。
两人之间的相处,自然而不逾矩,但那种微妙的吸引力,却如同春日细雨,无声浸润。
这一切,孟瑶看在眼里。
他乐见其成。
与蓝曦臣相交,他深知此人品性高洁,是难得的君子。
若妹妹能得此良缘,他自是万分欣慰,故而,他时常创造机会,比如以论道之名邀请蓝曦臣,总会“不经意”地带上意初。
这日,听学间隙,意初独自在后山散步,山涧流水潺潺,几株晚开的玉兰在枝头摇曳。
她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蓝曦臣抚琴的身影,想起他讲解音律时专注的神情,想起他对自己微笑时,那双清澈眼眸中映出的自己的影子。
心口的位置,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了几下。
她不是懵懂无知的少女,经历过诸多世界,她很清楚这种心情意味着什么。
是心动。
她对蓝曦臣,动了心。
意初停下脚步,望着潺潺溪水,微微怔神。
可是……心动来了,挡也挡不住。
蓝曦臣那样的人,如同天上的明月,清辉遍洒,温暖而遥远。
她若不去争取,难道要眼睁睁看着这缕月光,照向别处吗?
不。
意初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她从来不是被动等待的人,既然确认了心意,那就主动去争取。
她转身,步伐轻快地向山下走去,夕阳为她窈窕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或许,明天该去请教一下泽芜君,关于蓝氏特有的凝神符箓的绘制技巧?这又是一个绝佳的、可以自然相处的理由。
她的唇角,勾起一抹势在必得的浅浅笑容。
喜欢黎姿的快穿奇遇记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黎姿的快穿奇遇记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