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深水湾魏宅。夜深人静,主卧一片死寂。沈念卿没有开灯,独自坐在起居室 的单人沙发上,窗外庭院的地灯在她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她面前的平板电脑屏幕亮着,上面不是财经新闻,不是家族报表,而是一份加密文件夹的目录,标签触目惊心:
【魏友泉 - 2009.07 马尔代夫私人岛屿 - 模特S.C. - 药物/胁迫 - 医疗记录/转账凭证/当事人部分证词(已封口)】
【魏友泉 - 2013.11 澳门永利皇宫 - 未成年陪侍L.X. - 暴力/录像 - 关键片段/中间人供词(已离境)】
【魏友泉 - 2017.03 非洲某国矿业项目 - 当地酋长之女 - 交易/威胁 - 部落长老密函/资金流向(部分)】
……
每一份文件,都代表着一桩被金钱和权力强行压下的肮脏秘密,一桩足以让魏友泉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的罪行。这些证据,并非沈念卿处心积虑搜集,大多是在她接手处理魏氏部分海外“特殊”公关危机和法务纠纷时,那些战战兢兢的经办人,为求自保或表忠心,悄然送到她手中的“投名状”。她从未想过动用它们,甚至一度厌恶到想要彻底删除。但身为沈家女儿和魏太太的理智告诉她,这些是她和儿子最后的护身符。
以前,她只是冷眼旁观,将这些视为魏友泉阴暗面的必然组成部分,是这个圈子某些男人无法摆脱的顽疾。她甚至曾可悲地为自己丈夫“至少”在处理这些事上还算“干净利落”、没留下太大把柄而自嘲。她恪守着联姻的底线,维持着表面的体面,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家族事业和抚养儿子上,试图在那片泥沼中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净土。
可如今,魏友泉为了苏晚,一次次地打破默契,挑战底线,甚至动了给她“名分”的念头。这彻底激怒了她,也迫使她重新审视这些冰冷的证据。她不再是那个试图在污浊中保持清白的沈念卿,而是被逼到墙角、必须为自己和儿子谋划退路的母亲。
然而,真要将这些证据交出去吗?送那个同床共枕数年、是自己儿子父亲的男人进监狱?沈念卿的手指在屏幕上方悬停,微微颤抖。她不是苏晚,做不到那样决绝狠辣。她脑海中闪过魏友泉偶尔流露出的、对儿子魏祈安那不经意的温情,闪过这三年婚姻里,那些为数不多、但确实存在的、相敬如宾的时刻。“一日夫妻百日恩”,这句老话像一道枷锁,捆住了她的手。
更重要的是,她深知,这个圈子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将魏友泉送进去,等于彻底撕破脸,必将引发魏家乃至其背后利益联盟的疯狂反扑,沈家也难免受到剧烈冲击。她不在乎钱,沈家的信托基金足够她母子奢华几辈子。她在乎的是平静,是儿子能在一个相对正常、不受巨大丑闻影响的环境下长大。直接毁灭魏友泉,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可能伤及自身。
“唉……”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在寂静中消散。沈念卿关掉了平板,将它锁进书桌最底层的指纹保险柜。毁灭不是最优解,至少现在不是。但,她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她拿起另一部加密手机,发出了一条指令:“启动‘涅盘’计划第一阶段。目标:厘清并逐步剥离我名下及祈安名下所有与魏氏核心业务关联度过高的资产,向欧洲和北美转移。执行标准:绝对安全,悄无声息。”
她要的不是同归于尽,而是体面地离开,并带走本该属于她和儿子的一切。同时,她也要让魏友泉为他的背叛,付出惨重的、却又不至于毁灭的代价。
旧金山,公寓内。苏晚同样彻夜未眠。魏友泉的“承诺”像一剂强心针,也像一道紧箍咒。她必须加快脚步,在“名分”这张大饼兑现前,积累足够的实力,否则,那承诺随时可能变成埋葬她的陷阱。
她再次尝试推动资产转移计划。这次,她瞄准了一个看似更安全的目标——魏友泉早年以个人名义投资的一个硅谷人工智能算法公司“深瞳科技”的期权池。这部分资产价值不菲,但结构相对独立,不在魏氏集团主流业务范围内,操作空间似乎更大。
她通过之前建立的隐秘渠道,联系上那位瑞士的独立财务顾问“施耐德先生”,提出了一个复杂的“期权代持及收益权转让”方案,试图将部分未来收益权转移到她控制的离岸实体中。
然而,几天后,施耐德先生回复了一份措辞谨慎加密邮件。邮件核心内容让苏晚如坠冰窖:
“苏女士,方案已初步评估。存在重大技术障碍及不可控风险。‘深瞳科技’的期权池协议中,嵌有‘终极受益人追索条款’及‘魏氏集团优先回购权’。任何异常的权利变动,均会触发魏友泉先生个人办公室的自动警报系统。且,该公司的核心技术评估及估值模型,高度依赖魏氏集团中央研究院的数据支持及认证。脱离该体系,其价值将大幅缩水,甚至归零。简单来说,这些期权的价值,与魏友泉先生本人的信用背书及魏氏生态链深度绑定。剥离操作……近乎不可能,且极易暴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