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强攻,继续监视,记录所有异常数据流和时间点。这可能是条大鱼。”苏晚指示道。她感觉,自己可能触碰到了沈念卿的一个致命秘密。这个秘密,或许比任何商业丑闻都更具杀伤力。
与此同时,苏晚开始利用与儿子相处的机会,进行更精细的情感运作。她会有意无意地给念安讲述一些关于“坚持梦想”、“不畏强权”的童话故事,并将故事里的英雄形象与自己近期的“遭遇”(被污蔑、但坚持创作)隐晦地联系起来。她不会直接说沈念卿的坏话,而是通过故事,在儿子心中埋下“妈妈是受害者,妈妈在勇敢抗争”的种子。
她还鼓励念安用画画来表达心情。念安画了很多画,有香港的家,有深水湾的大海,也有旧金山的金门桥和妈妈的工作室。在一张画里,他画了三个小人,两个大手拉小手,另一个小人远远地站在房子的窗户后面。苏晚看到这幅画时,心中百感交集。她抱着儿子,轻声问:“念安希望三个人一起住在大房子里吗?”
念安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小声说:“我想和妈妈住。” 然后又补充了一句,“爸爸也来就更好了。”
孩子单纯的话语,却揭示了最复杂的困局。苏晚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旧金山的日子看似平静,但风暴正在远方聚集。
香港,沈念卿很快收到了生活助理发回的详细报告,里面记录了苏晚与魏念安相处的每一个细节,包括那些看似无心的对话和念安的画。沈念卿看着报告,脸色阴沉。苏晚的手段,比她想象的更迂回,也更有效。她在利用孩子打感情牌,而且似乎正在一点点地侵蚀念安对香港这个“家”的归属感。
更让沈念卿警觉的是,她安插在魏氏集团法务部的一个眼线汇报,魏友泉似乎对苏晚的案子不那么上心了,最近一次听取汇报时,他甚至暗示律师团队“不必过于激进,可以考虑辩诉交易,争取缓刑”。这与之前他要求“必须胜诉”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
沈念卿立刻意识到,是那场舆论造势和苏晚近期“安分守己”、“慈母爱子”的表现,软化了魏友泉的态度!这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魏友泉的心,正在不可抑制地向那个狐狸精倾斜!
她不能再等了。必须给苏晚一个更沉重的打击,让她彻底翻不了身。
她拿起加密电话,接通了欧洲的调查团队负责人:“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我要苏晚在威尼斯那段经历的全部细节,尤其是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还有,那个叫陆星辰的程序员,给我深挖他的背景,找到他的弱点,金钱、女人、或者……别的什么。要快!”
同时,她启动了一个更阴险的计划。她通过一个与沈家关系密切的、专门报道上流社会绯闻的匿名博客,开始释放一些经过精心炮制的“黑料”。这些黑料并非直接指控苏晚犯罪,而是从私德入手,比如暗示苏晚在跟魏友泉之前,私生活混乱,与多名画廊主、评论家关系暧昧;暗示她早期作品涉嫌抄袭;甚至影射她儿子魏念安的生父可能另有其人……
这些爆料真真假假,难以证实,但极其恶毒,旨在彻底摧毁苏晚刚刚建立的“坚强母亲”、“为爱牺牲”的悲情形象,将她打回“心机婊”、“靠身体上位”的原形。沈念卿深知,在舆论场上,摧毁一个女性,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从私德上进行抹黑。
果然,这些黑料一经放出,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发酵。之前同情苏晚的部分网友开始动摇,质疑声四起。虽然安娜团队奋力扑火,澄清谣言,但污名化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苏晚好不容易挽回的一点公众形象,再次岌岌可危。
苏晚在旧金山看到这些报道时,气得浑身发抖。她没想到沈念卿会用如此下作的手段。但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她指示安娜团队,不要正面硬杠,而是将舆论引向“对女性受害者的荡妇羞辱”这一角度,发动女权博主和同情者抨击这种低劣的舆论攻击方式,将焦点从黑料真伪转移到攻击者的动机和手段上。
同时,她决定兵行险着。她联系了那位曾想采访她却被拒绝的、以调查报道闻名的记者莎拉·琼斯。苏晚通过安娜传话,表示愿意在“适当的时候”接受一次深度访谈,讲述她的故事,但前提是报道必须客观、公正,并允许她的律师审核部分内容。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意味着苏晚可能准备将战场引向更广阔的公共领域。
就在苏晚与沈念卿在舆论场上隔空过招之时,真正的危险已悄然而至。
一个深夜,陆星辰的加密频道传来急促的警报声。苏晚立刻接通,听到陆星辰紧张的声音:“晚晚!我们被盯上了!有高手在试图反向追踪我的服务器位置,手法非常专业,不是普通的黑客,像是……国家级的!”
苏晚的心猛地一沉。沈念卿的动作比她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能挡住吗?立刻启动应急方案,转移所有数据,清除痕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