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她最终只是平淡地回应,“你来负责对接吧,亚历克斯。技术细节你比我更懂。”
她选择将这份来自魏友泉的“馈赠”推远一步,交由亚历克斯去处理,试图在自己与那无形的影响之间,保留一层薄薄的缓冲。
项目在一种复杂而高效的气氛中持续推进。有了顶尖技术的支持,许多原本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苏晚沉浸在创作的深水区,常常在工作室待到深夜,与数据和代码搏斗,试图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意识灵光。
偶尔,在极度疲惫的深夜,她会收到“W”发来的、没有任何前因后果的信息。有时是一篇刚刚发表的、与意识研究相关的顶刊论文链接;有时是某位隐居的神经科学老学者的联系方式;有时,甚至只是一张纽约中央公园在晨曦中雾气弥漫的照片。
没有问候,没有评论,只有信息的精准投递。
苏晚从不回复这些信息,但她会点开链接阅读,会记下联系方式,会看着那张照片出神。这是一种奇异的、沉默的交流。他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持续地为她的创作提供“养分”,同时也提醒着她他的存在。
她无法否认,这些信息往往能在她思路困顿之时,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这种被深刻理解并精准支持的感觉,带着一种危险的诱惑力。
一天晚上,她终于完成了《意识边界》核心算法的一个关键模块。巨大的成就感之后,是席卷而来的空虚。她独自坐在空旷的工作室里,窗外是纽约不夜的灯火。
她拿出手机,点开与陈哲的视频通话请求。响了很久,无人接听。她看了看时间,巴黎应该是凌晨。他大概睡了。
她又点开与念安的对话界面,最后一条信息还是昨天他发来的语音,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想你”。
一种铺天盖地的孤独感,将她彻底淹没。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是“W”发来的信息。这次不是链接,也不是图片,只有一句话:
「临界点将至,静候佳音。」
苏晚看着这行字,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他甚至连她此刻刚刚取得突破、正站在创作的一个“临界点”上,都能感知到吗?还是说,这仅仅是他基于项目进度的推测?
她不知道。她只知道,在这个陌生而冰冷的城市,在这个成功与孤独并存的深夜,这条来自远方的、不带任何温度却直指核心的信息,竟然成了她唯一能感受到的、一丝诡异的……共鸣。
她没有回复。
只是将脸埋进掌心,任由无声的泪水,浸湿了这纽约的、带着金属和数据气息的寒夜。
她的坐标已经定位在纽约。
她的意识,却在巴黎的过往与纽约的当下,在陈哲的沉默与魏友泉的注视之间,撕裂般地徘徊着,寻找着那个模糊不清的“边界”。
喜欢霸道魏友泉狠狠爱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霸道魏友泉狠狠爱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