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全身心投入到《存在之镜》的构思和前期准备,四处寻找合适的合作技术人员,为经费和场地发愁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降临。
一家新成立的、专注于支持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的独立基金会——“棱镜”基金会(与香港的“棱镜艺术空间”无关)——主动联系了她。基金会的负责人是一位气质干练的年轻女性,她在邮件中表示,他们关注苏晚的作品已久,尤其欣赏她不断突破自我的勇气,并认为她正在构思的《存在之镜》计划与基金会的理念高度契合。他们愿意提供一笔可观的、不附带任何商业干预的创作资金,以及一个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前卫艺术空间,作为她未来新作的首次展览场地。
邮件措辞严谨,条件优厚,且明确表示尊重艺术家的全部自主权。最关键的是,苏晚仔细核查过,这个基金会与魏友泉、格伦伯格或者其他她已知的资本力量,没有任何关联。它像一块凭空出现的、纯净的敲门砖。
是陷阱?还是真正的机遇?
苏晚没有立刻接受。她与基金会负责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面谈,详细了解了基金会的背景、资金来源和运作模式。一切看起来都无懈可击,纯粹得令人难以置信。
陈哲帮她分析了基金会的法律文件和背景调查,同样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看起来,像是真的撞大运了。”他开玩笑地说,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审慎。
最终,促使苏晚做出决定的,是基金会负责人最后说的一句话:“苏小姐,我们投资的,不是你的过去,而是你敢于面向未来的勇气。我们相信,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这种不顾一切的探索本身。”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她。
她签署了合作协议。这笔资金和场地支持,如同及时雨,解决了她实施《存在之镜》计划最大的现实阻碍。
她不知道这块“纯净的砖”来自何处,或许真的只是运气,或许是某个她不知道的、真正欣赏她艺术的匿名人士。她不再去深究。重要的是,她抓住了一个能让她心无旁骛地投身创作的机会。
她再次进入了那种疯狂的、闭关式的创作状态。这一次,目标更加明确,内心也更加宁静和强大。她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条岔路口——一条是古根海姆代表的、被主流认可的康庄大道;另一条,则是《存在之镜》指向的、充满未知的独木桥。
她选择了独木桥。
并且,义无反顾。
画室里,新的画布已经绷好,各种实验性的材料堆积如山,电脑里是复杂的影像和建模软件界面。苏晚站在这一切的中央,眼神专注,如同一个即将带领自己走向未知国度的将军。
她的征途,不再是星辰大海,而是内心深处那片尚未被照亮的、关于“存在”的隐秘之境。而这一次,她将独自掌灯,勇往直前。
喜欢霸道魏友泉狠狠爱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霸道魏友泉狠狠爱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