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关于合同细则的短信,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苏晚心中漾开细微却持久的涟漪。她盯着那串陌生号码和公事公办的措辞,指尖微微发凉。魏友泉的影子,如同无所不在的空气,总能在她以为已经逃离时,以各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渗入她的生活。
他精准地知道她事业的关隘所在,甚至走在了她的前面。这种被“了望”和“预判”的感觉,让她感到一种毛骨悚然的通透感,同时也夹杂着一丝难以否认的…庆幸?若非这条提醒,她或许真的会忽略那份冗长合同中隐藏的微小陷阱。
她深吸一口气,没有回复,而是默默将这件事记下。她不会去问他,但她会听从建议,去找一个完全独立的律师。这是她的战争,她必须自己打赢。
下午,和陈哲一起去接念安。陈哲自然地抱起念安,小家伙似乎也很喜欢这个温和的叔叔,咯咯笑着。看着这一幕,苏晚心中柔软,将那点因短信而起的不安压了下去。这才是她应该珍惜的现实。
晚餐在念安喜欢的家庭餐厅,气氛温馨。陈哲细致地照顾着念安,也时不时为她布菜,言行举止无可挑剔。但苏晚偶尔会走神,脑子里盘旋着合同条款、版权分割、以及下一步的创作灵感。她意识到,成功的展览带来的不仅是声誉,还有更复杂的商业世界需要她去面对和理解。
“晚晚?”陈哲温和的声音唤回她的思绪,“怎么了?好像有心事?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啊,没有。”苏晚连忙摇头,笑了笑,“很好吃。只是在想…接下来画点什么。”她下意识地没有提及合同和短信的事,隐隐觉得陈哲可能无法理解这种商业层面的博弈,或者又会建议她采取更保守规避的态度。
“慢慢来,不着急。”陈哲给她夹了一块鱼,“你刚忙完一个大展,应该放松一下。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他的话是关心,苏晚知道。但“放松”和“别压力”这样的词,此刻听来却有些轻飘飘的,无法真正触及她内心对事业更进一步的那种迫切和思考。
回到家,哄睡念安后,苏晚没有像往常一样和陈哲在客厅温存,而是拿出了那份基金会合同和笔记本电脑。
“要工作?”陈哲有些意外,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搁在她肩头,“已经很晚了。”
“嗯,有点东西想尽快弄清楚。”苏晚专注于屏幕上的条款,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工作时的专注和疏离。
陈哲沉默了一下,松开了她,体贴地说:“那好,别太晚。我去给你热杯牛奶。”
“谢谢。”苏晚头也没抬,手指快速地在键盘上搜索着相关信息,对比着合同细则与短信提醒的内容。
陈哲端着牛奶回来时,看到她蹙眉凝思的侧脸,那是一种他有些陌生的、充满专业性和决断力的神情。他没有打扰,轻轻放下牛奶,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安静地看书,只是目光偶尔会从书页上抬起,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接下来的几天,苏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合同,咨询独立律师。她发现魏友泉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条款中确实存在一处关于后续衍生作品权益的模糊地带,如果忽略,未来可能会产生纠纷。在与基金会律师的数轮邮件交锋中,她表现出了出乎自己意料的强硬和专业,据理力争,最终成功修改了条款。
这个过程让她疲惫,却也充满了成就感。她第一次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专业的领域守护了自己的权益。
当她终于处理好这一切,松了一口气时,才注意到陈哲这几天的安静。他依旧体贴,但她能感觉到两人之间似乎多了一层微妙的薄膜。她忙于事业时,他无法真正介入和帮助,只能提供生活上的照顾,而这种照顾,有时反而凸显了某种距离。
周末,陈哲原本计划了一场短途旅行,想让她散心。苏晚却犹豫了,因为一家很重要的艺术媒体提出想要做一个深度专访,时间正好冲突。
“不能推后吗?”陈哲试着问,语气温和,但眼神里有一丝期待落空的失望,“我们很久没有一起出去走走了。”
“这个机会很难得,陈哲。”苏晚解释道,语气带着事业上升期的兴奋和不容错失的坚决,“这家媒体影响力很大,对后续发展很重要。”
陈哲看着她眼中熟悉的光彩,那是在谈论艺术和事业时才会有的光芒,他沉默了片刻,最终笑了笑:“好吧,工作重要。那我取消预订。”
“对不起。”苏晚感到一丝愧疚,主动拥抱了他一下。
“没关系。”陈哲回抱她,笑容依旧温和,“你成功了,我为你高兴。”
但苏晚能感觉到,这个拥抱似乎缺少了一点之前的紧密无间。
专访进行得很顺利,苏晚侃侃而谈,对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未来规划清晰而坚定。结束后,她心情大好,约了陈哲晚上吃饭,想弥补周末的失约。
餐厅里,她兴致勃勃地跟他分享专访的细节,以及接下来的几个展览邀请和合作可能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