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是暴风雨眼中旋转的云墙,是祭坛上点燃香料时升起的最后一缕青烟,预示着献祭即将完成。
“旅鸫”体内那短暂觉醒、驱散怪兽的秩序之力,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迦南”村落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恐惧迅速被更深的敬畏取代。在老巫医“长老”的解读下,这被视为“伊萨尔”(星魂容器)神力苏醒的征兆,是预言应验的明证。村民们对“旅鸫”的崇拜近乎狂热,对“牧羊人”也愈加礼遇,但那种小心翼翼的观察和隐约的期待,让她如坐针毡。
“旅鸫”依旧沉睡,呼吸平稳,面色红润,仿佛只是陷入了悠长的休憩。他体内那股力量昙花一现后,再次沉寂得无影无踪,连“牧羊人”近距离感应,也察觉不到任何异常。这种绝对的平静,反而更像是一种蓄势待发的假象,或是某种更深层次同化的完成。
长老并未急于进行任何仪式,而是将“牧羊人”请到自己的菌屋深处。屋内弥漫着草药与古老羊皮卷的气息。他没有再展示星图,而是取出一卷用某种发光蠕虫丝编织而成的、触手冰凉柔韧的古老卷轴。卷轴上用矿物颜料绘制着更加抽象、却与星空轨迹隐隐对应的图案,旁边配以扭曲的象形文字。
长老的手指拂过卷轴上一处描绘着双星系统(金黄与碧绿)相互缠绕的图案,又指向另一处被无数细线缠绕、中心有一个空白人形的复杂符号。他的眼神凝重,用缓慢的语调和简单的手势,夹杂着几个“牧羊人”逐渐能理解的词汇,传达着令人不安的信息:
“伊萨尔”的苏醒,需要“契机”。这契机与“双星的低语”有关。当碧绿之星“迦南之魂”运行到特定轨迹,与金黄之日“生命之源”形成某种夹角时,星球的生命能量场将达到峰值。届时,村落世代守护的“圣地”——一处与星球生命网络核心相连的古老遗迹——将会产生共鸣。他们需要在那个时刻,将“伊萨尔”护送至圣地,借助星球之力,才能“唤醒”他体内沉睡的“星灵”,从而获得“指引”,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寂静”(长老对某种周期性灾难的称呼)。
“大寂静”?“牧羊人”立刻联想到“收割”。这个星球的文明,果然知晓循环的存在!他们将在“双星低语”之日,主动“激活”“旅鸫”这个他们眼中的“救世主”容器!
这听起来像一个精心设计的仪式,但其本质是什么?是真正的唤醒,还是一种……献祭或载体激活? “旅鸫”这具空白的躯壳,会不会在那一刻被星球的意志,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彻底占据?
她没有表露疑虑,只是默默记下了长老提到的“圣地”方位和“双星低语”的大致时间(根据星辰位置推算,就在数日之后)。她必须去,这是了解真相、也是寻找可能生路的唯一途径。
接下来的几天,村落表面平静,暗流涌动。村民们加紧准备,制作祭品,演练仪式舞蹈,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希望与焦虑的紧张气氛。“牧羊人”假装顺从,暗中观察。她发现村落中并非铁板一块。有些年轻猎人眼神中带着怀疑,一些妇女在看向“旅鸫”所在的菌屋时,会流露出不易察觉的恐惧。长老的权威并非绝对,似乎存在一股更加保守、甚至敌视外来者的暗流。
她曾尝试在夜晚独自接近长老提到的“圣地”方向,但村落外围的丛林仿佛拥有生命,藤蔓和地形会微妙地改变,形成天然的迷宫,阻止她深入。这个星球的生命网络,似乎在主动守护着它的秘密。
她将更多时间花在陪伴昏迷的“旅鸫”身边。她握着他温热的手,低声诉说着过去的经历,林薇的牺牲,陈默的追寻,以及一路走来的艰险。她不知道他能否听见,这只是一种无望的尝试,试图唤回哪怕一丝属于“旅鸫”本人的意识。然而,回应她的只有平稳的呼吸和空洞的沉睡。
偶尔,在夜深人静,双星的光芒透过菌屋的缝隙洒落时,她会感到“旅鸫”的手指极其轻微地动一下,或者眉心那片曾经符号所在的位置,闪过一丝几乎无法捕捉的、冰凉的触感。但这感觉转瞬即逝,仿佛只是她的错觉,或是这具身体对环境中充沛生命能量的无意识吸收。
等待的日子煎熬而漫长。终于,在某个清晨,天空中的碧绿之星“迦南之魂”运行到了特定的天顶位置,与金黄之日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锐角。整个星球的光线都仿佛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绿纱,空气中的生命气息浓郁到几乎实质化,草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开花,散发出强烈的信息素。村落中央的祭坛上,一块巨大的水晶自主发出了低沉的嗡鸣,与天地共鸣。
时辰到了。
长老身着最隆重的羽衣,手持发光木杖,神情肃穆。村民们聚集在祭坛周围,脸上混合着虔诚与不安。八名最强壮的猎人抬起安置着“旅鸫”的担架。“牧羊人”紧随其后,心脏狂跳。
队伍离开村落,踏入那片之前阻止她深入的丛林。这一次,植物们主动让开了一条通道,通道尽头,隐约可见一座被无数发光藤蔓和巨型花朵覆盖的、如同山丘般的古老建筑轮廓。那就是圣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