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并非来自星际尘埃云的低温,而是源于灵魂深处的战栗。
艾拉临终前那股极致恐惧与痛苦的意识残响,如同淬毒的冰锥,狠狠扎入“雨燕”的感知,旋即消散,只留下深入骨髓的寒意和挥之不去的余韵。这感觉与“净化之钥”烙印传来的、属于林薇的那份温暖而悲壮的意志残留,形成了尖锐到令人窒息的对立。
吸收死亡情绪?
这个猜想如同病毒般在“雨燕”的脑海中疯狂滋生、蔓延。他下意识地想要切断与烙印的连接,却发现自己与它的绑定早已深入意识底层,如同共生。恐惧之余,他强迫自己冷静,更仔细地去“感受”烙印内部。艾拉的“残响”并未与林薇的碎片融合,而是像一滴墨汁落入清泉,短暂地污染后,正被某种无形的机制隔离、稀释,最终沉淀到烙印能量结构的某个极其隐蔽的底层角落,仿佛被归档封存。
这不是简单的吞噬,更像是一种……被动记录?一个存储强烈临终情绪的数据库?这到底是“钥”本身的功能,还是林薇意识碎片带来的变异?抑或是……“彼岸”科技某种令人费解的设计?
他不敢深想,也不敢将这个发现告知任何人,尤其是在这艘船上信任已然破产的当下。他只能将这份毛骨悚然的疑虑死死压在心底,如同怀抱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潜影号”在混乱的尘埃云中颠簸了仿佛一个世纪,终于勉强冲出。舷窗外,景象豁然开朗,却也更加令人心悸。
一片死寂、广袤无垠的小行星带展现在眼前。但与通常小行星带不同,这里的星体大多呈现出不自然的几何形状——断裂的穹顶、扭曲的金属骨架、巨大而残破的环形结构……仿佛无数艘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星际舰船或空间站的残骸,被某种无法想象的力量摧毁后,抛弃于此,在引力的微弱舞蹈中缓慢漂移、碰撞,形成了一座宏伟而悲凉的宇宙坟场。
这里,就是“星茧”指引的终点——“遗忘坟场”。
“扫描环境,寻找可停靠或隐藏的残骸。”“牧羊人”的声音打破了舰桥的死寂,恢复了指挥官的角色,但语气中的疲惫和警惕无法掩饰。
残存的传感器艰难地工作着,反馈回的数据令人不安。坟场内部电磁环境复杂,辐射水平偏高,许多残骸结构极不稳定,内部还检测到微弱的、时断时续的能量信号——可能是未完全失效的备用电源,也可能是更危险的东西。
“导航信号指向坟场深处的一个坐标点。” “雨燕”根据脑中烙印的指引,报出一个位置。那是一片由数艘超大型战舰残骸相互嵌合、形成的相对密集区域,中心隐约可见一个结构相对完好的、类似空间站核心舱的物体。
“目标锁定。引擎剩余推力仅够一次机动。准备靠近。” 驾驶员的声音带着绝望的平静。
“潜影号”如同濒死的巨鲸,缓缓滑向那座金属坟墓。靠近过程中,他们看到了更多细节:有些残骸上还能辨认出早已消亡的人类殖民地的标志;有些则风格迥异,显然属于非人类文明;甚至有几块残片上,发现了与“彼岸”遗迹相似的、古老的能量纹路痕迹。
这里,不仅是坟场,更像是一个宇宙战争的最终垃圾场,埋葬着无数失败者的野心和文明的火种。
“旅鸫”默默检查着所剩无几的武器和装备,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可能存在的威胁。“牧羊人”则指挥手下尽可能多地收集外部环境数据,尤其是那些异常能量信号的来源。每个人都明白,这里绝非安全的避风港,而是另一个充满未知危险的绝地。
飞船艰难地停靠在那座核心舱残骸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对接港附近,磁力锁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勉强固定。生命维持系统的警报依旧闪烁,氧气和能源都已见底。
“组织侦察队,探索核心舱,寻找可用的补给、能源,或者……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牧羊人”下令,目光却意有所指地看向“雨燕”,“‘星茧’指引我们来此,必有深意。你,跟我们一起去。”
这是监视,也是利用。
“雨燕”没有反对。他也需要答案。他看了一眼“旅鸫”,后者微微点头,示意会守住飞船这个最后的退路。
侦察队由“牧羊人”、两名忠诚士兵、“雨燕”以及自愿加入的艾拉的男友(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名叫利昂)组成。他们穿上简陋的防护服,利用残存的气密通道,进入了黑暗死寂的核心舱。
内部如同墓穴。漂浮的尘埃,冻结的冰晶,破损的管线,以及随处可见的、在真空中保持挣扎姿态的干尸,诉说着突如其来的毁灭。空气(真空)中弥漫着死亡和金属锈蚀的冰冷气息。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依靠头盔灯的光芒探索。大部分区域都已彻底损毁,但根据结构图,他们找到了疑似能源中枢和控制中心的位置。
就在他们接近一扇厚重的、带有古老标识的合金大门时,“雨燕”脑中的烙印突然传来一阵强烈的、指向性明确的共鸣!目标直指门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