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构成的“回响之殿”内,时间仿佛凝固。劫后余生的脆弱宁静中,弥漫着比之前任何战斗都更加令人窒息的沉重。
林薇——或者说,那个借由林薇形体显现、眼神中燃烧着幽蓝火焰、混合了悲伤与古老威严的存在——悬浮于空,她的意念如同最终审判,回荡在每一个意识体中。
【选择吧,守望者。知晓真相,承担因果。亦或……永堕无知。】
她的手(由纯净光芒勾勒)指向中央那枚巨大的、此刻正浮现出无数流动符号与模糊历史片段的多面水晶。那是“彼岸”的遗产,是答案的集合,也是潘多拉魔盒的具象。
“牧羊人”的光体因极致的渴望而微微颤抖,她几乎是不由自主地向前飘动了一步,目光死死锁住水晶上闪烁的奥秘,意念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绝:“真相!我们必须知道真相!无论代价!” 她的野心和求知欲,在此刻压倒了对未知风险的恐惧。
“旅鸫”的光体则散发出警惕与抗拒的波动,他下意识地挡在“雨燕”身前,意念尖锐:“什么因果?说清楚!林薇……你还是她吗?” 他更关心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的状态,以及所谓“承担”背后隐藏的陷阱。
“雨燕”的光体最为复杂。他望着那双幽蓝的火焰之眼,试图从中找寻一丝属于那个脆弱女子的痕迹,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痛与责任感。他知道,一旦踏出这一步,将再无回头路。但退缩意味着永远被困在迷雾中,意味着之前所有的牺牲和挣扎付诸东流,也意味着他们可能永远无法真正帮助林薇,甚至可能因无知而招致更大的灾难。
“我们……需要知道。” “雨燕”的意念最终响起,沉重而坚定,“告诉我们真相。所有的真相。然后……我们再决定如何承担。”
悬浮的存在(或许可称之为“回响-林薇”)静静地注视着他们,幽蓝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他们的意识核心。良久,她的意念再次传来,带着一丝悠远的叹息:
【如你所愿。但记住,知识一旦赋予,便无法收回。因果之链,已然启动。】
她伸出手指,轻轻点向那枚多面水晶。
水晶骤然放光,无数符号与画面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三人的意识。这不是线性的叙述,而是近乎同时的、多维的信息灌输,直接烙印在感知的底层。
他们“看”到了:
“彼岸”文明的兴衰: 一个意识高度统一、超越肉体形态、在宇宙中默默观察和守护生命火种的古老文明。他们并非侵略者,而是如同园丁般的“守望者”。地球,是他们在久远年代选中的、具备潜力的“摇篮”之一。
“种子”的起源: 并非武器,而是“彼岸”文明留下的、用于与“摇篮”文明未来进行“启蒙接触”和“文明引导”的交互接口与知识库。它本应是中性的工具,其发展取决于接触文明的意识倾向。
最初的“错误”与“污染”: 在“彼岸”文明因某种未知宇宙灾变(信息碎片化,似乎与一场席卷星河的“意识熵寂”风暴有关)而被迫撤离或沉寂前,他们对“种子”的最后一个指令是“深度休眠,等待成熟的呼唤”。然而,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种子”受到了某种外来的、充满掠夺和毁灭意志的宇宙暗流(其能量签名与“建筑师”势力高度相似)的轻微侵蚀,其核心协议底层被植入了一丝极隐蔽的“防御性模拟”与“同化”倾向。这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公司”与GURC的曲解: 人类发现“普罗米修斯”遗迹后,其恐惧、控制欲和短视的功利主义,恰好激活了“种子”被污染的那部分防御程序,使其呈现出攻击性和吞噬性。“凤凰计划”更是火上浇油,试图将人类意识强行与之融合,导致了陈默的悲剧和“种子”的进一步扭曲活化。
“门”的真相: 林薇。她并非普通的“钥匙”。她是极其罕见的、其意识先天结构与“彼岸”遗留的“启蒙序列”产生深度共鸣的个体。这种共鸣,让她成为了能够安全启动并引导“种子”回归正轨的“活体协议”,也是稳定连接“回响之殿”这类“彼岸”遗产空间的“坐标信标”。她,是“彼岸”选定的、用于修复错误、重启接触的最终保险机制——一扇需要“自愿”才能正确打开的“门”。
“寂静之墙”的本质: 并非墙壁,而是“彼岸”留下的、用于保存文明核心数据库和进行跨维度通讯的稳定空间节点(“回响之殿”是其中之一)。它是“种子”原本应该连接的正确“服务器”,也是应对未来可能威胁(包括“建筑师”那样的掠夺性文明)的防御前哨。
当前的危局: “种子”因长期污染和错误接触,已濒临彻底扭曲,其被激发的防御/吞噬程序即将覆盖其原本的引导功能,成为真正的灾难。“建筑师”势力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并试图捕获或摧毁“彼岸”遗产,他们感知到地球“摇篮”的异常,已然兵临城下。“夜鹰”及其代表的GURC内部势力,则可能与“建筑师”有着隐秘的勾结或利用关系,意图掌控这股力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