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特护病房的消毒水味,混杂着林雨潇带来的水果清香和鲜花的芬芳,冲淡了几分肃穆。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洁白的床单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落在张警官缠着厚厚纱布的肩上。他脸色尚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旁边几张病床上,躺着的是其他几位在抓捕行动中受伤的干警,有的手臂吊在胸前,有的腿上打着石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轻松和欣慰。
林雨潇放下果篮和花束,挨着张警官的病床坐下,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真切的关切:“张警官,各位……真不好意思,这么久才来看你们。案子刚结,一堆事要汇报,今天总算抽开身了。”
张警官摆了摆手,声音还有些沙哑,却带着笑意:“说这些就见外了。我们能躺在这儿,还得谢谢你在前面顶着。你能平安回来,比什么都强。”
一位年轻干警接口道:“是啊,雷潇!这次真是九死一生,要不是你在东南亚那边的情报和策应,我们这次行动能不能成还两说。”
林雨潇笑了笑,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看着眼前这些可敬的人,他们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却常常隐姓埋名,连真实姓名都不能轻易示人。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那个在心里盘桓了许久的疑问:“说实话,跟各位出生入死一场,我还不知道大家的名字……”
病房里的气氛微微一滞,随即众人都温和地笑了起来。张警官拍了拍林雨潇的手背,解释道:“雨潇,你别介意。我们安全部的干警,身份和家人信息都属于高度保密范畴,这是纪律,也是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安全。我们很抱歉,不能告诉你真实姓名。”
另一位年长些的干警补充道:“我们认定你这个生死之交的朋友了,这是真心话。名字只是个代号,但这份情谊是真的。”他顿了顿,从枕头下摸出手机,“这样,我可以给你留个我们内部的工作联系电话,你有急事可以打这个找我们,但也请你务必替我们保密。”
“当然!当然!”
林雨潇连忙点头,心中既有几分遗憾,又更多的是理解和敬佩。他拿出手机,认真地记下了对方报出的号码。
话题自然地转到了案件本身,转到了那些并肩作战的瞬间。当聊起在东南亚为了掩护林雨潇撤退而壮烈牺牲的那位当地警察时,病房里的气氛沉重了下来。
“那个兄弟……太可惜了。”
张警官的声音低沉下来,“我们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和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了解到他家里的情况不太好,上有老下有小。”
“我们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林雨潇立刻说道,“虽然我们不能公开表彰他,但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他的家人一些实际的帮助。钱、物资,或者其他他们需要的支持,我们都应该尽力。”
几位干警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我们也正有此意。”张警官说,“我们会以个人名义,通过当地警方的可靠渠道,匿名转一笔钱过去。也会持续关注他家人的生活状况。这是我们唯一能为他做的了。”
林雨潇看着他们坚毅的眼神,心中再次感受到了这群无名英雄的温度。他们不仅有钢铁般的意志,更有柔软的情怀。
三天后,位于北京城西郊的国家安全部大院内,气氛庄严肃穆。一栋不起眼的六层建筑内,最大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这是“绿源科技案”参案人员的总结表彰大会。
尽管案件本身因涉及国家安全而严格保密,但内部的总结和奖励绝不能少。
林雨潇提前十分钟到达会场,他穿着一身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作为经贸委的代表,也是此案的关键突破口,他被邀请坐在了前排。会场内已经来了不少人,大多是身着警服的安全部干警,他们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透着兴奋和自豪。
不一会儿,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张警官在两名同事的搀扶下走了进来。他依旧穿着病号服,但外面套了一件笔挺的警服外套,肩上的警衔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脚步沉稳。会场内自发地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在一线指挥作战、英勇负伤的警官致敬。
张警官微微颔首,向众人示意,然后在预留的座位上坐下。林雨潇起身与他握了握手,低声问道:“身体能行吗?”
“没事,死不了。这么重要的会,说什么也得来。”张警官的声音依旧有些虚弱,但语气坚定。
上午九点整,总结大会正式开始。
安全部部长赵刚,一位鬓角微霜、眼神锐利的中年男人,走上主席台。他先是神情肃穆地悼念了在此次行动中牺牲的国内外警员,会场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的抽泣声。
随后,赵部长开始总结案情。他详细阐述了“绿源科技案”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此案不仅涉及巨额经济诈骗,更牵扯到境外势力对我国高科技成果的窃取和破坏,以及一段长达数十年的历史遗留恩怨。赵部长高度评价了全体参案人员的英勇表现和卓越智慧,称他们“在极其复杂和危险的环境下,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挫败了敌人的阴谋,保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和科研成果,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