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抬起头,瞥了林雨潇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擦喷雾器,语气冷淡地说:“嗯,赵书记跟我说了。大学生嘛,理论知识多,但种地这事儿,还是得靠经验。你先在旁边看着,熟悉熟悉情况再说。”
林雨潇碰了个软钉子,也不气馁,主动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屋子。他想,只要自己态度诚恳,总有一天能打动老周。
接下来的几天,林雨潇跟着老周下到各个大队查看农田。
他发现,南岭公社的水稻种植方法确实很落后,种植密度不均,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也很不科学,导致产量一直不高。
他结合自己在大学里学的知识和在清溪县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水稻增产技术方案,包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
这天下午,林雨潇拿着方案找到老周,想和他商量推广的事情。
“周师傅,您看一下这个方案。” 林雨潇将方案递过去,“如果按照这个方案来种,我估计水稻亩产至少能提高一成。”
老周接过方案,草草地翻了几页,就扔在了桌子上,不屑地说:“小林啊,不是我说你,你这方案太理想化了。咱们南岭的土壤和气候跟别的地方不一样,你这些书本上的东西,在咱们这儿行不通。我种了一辈子地,还能不知道怎么种水稻?别瞎折腾了,免得劳民伤财。”
“可是周师傅,清溪县那边已经试过了,效果很好啊!” 林雨潇急忙解释。
“清溪县是清溪县,咱们南岭是南岭,能一样吗?” 老周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好了好了,这事以后再说,我还有事要忙。”
1林雨潇看着老周决绝的背影,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老周这是根本没把他的方案放在眼里。
无奈之下,林雨潇决定自己先找几个大队试试。他首先想到了东风大队,毕竟是公社最大的大队,如果能在那里推广成功,就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他找到李铁柱大队长,把自己的方案和增产的预期效果详细地说了一遍。
李铁柱听后,哈哈大笑起来:“小林同志,你太年轻了!提高一成产量?你以为是变戏法呢?我们东风大队现在的产量已经是公社最高的了,我凭什么相信你这个毛头小子的方案?万一失败了,影响了收成,谁负责?”
“李大队长,我可以以个人名义担保,如果失败了,我愿意承担一切损失!” 林雨潇坚定地说。
“你承担?你一个大学生,能承担什么?”
李铁柱不屑地说,“我看你还是别在这儿浪费时间了,好好回公社办公室待着吧!”
林雨潇碰了一鼻子灰,沮丧地离开了东风大队。在回公社的路上,他听到几个村民在背后议论:
“听说了吗?又来了个大学生,说能让水稻增产一成,我看是吹牛!”
“就是,我看他就是走后门来的,根本不懂种地!”
“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地种吧,别被这些年轻人给忽悠了!”
这些话像针一样扎在林雨潇的心上,让他更加沮丧。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只是个“纸上谈兵”的大学生。
回到公社,林雨潇一个人坐在推广站的门口,望着远处的群山,心情低落。
“怎么了?遇到挫折了?” 陆方舟走了过来,递给了他一瓶水。
林雨潇接过水,苦笑了一下:“老周师傅不支持,李大队长也拒绝了,连村民们都不信任我。我感觉自己就像个笑话。”
陆方舟在他身边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会遇到困难。别灰心,当初我刚来的时候,也遇到过不少白眼。南岭公社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家都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那我该怎么办?” 林雨潇问道。
“急不来,得慢慢来。” 陆方舟想了想说,“赵书记把你分到推广站,其实也是在观察你。老周那边,你别硬劝,先顺着他,多帮他干点活,让他看到你的诚意。至于大队嘛,东风大队肯定不行,李铁柱太固执了。咱们可以先从那些规模小、产量低、问题多的大队入手。那些大队的村民日子过得苦,可能更愿意尝试新方法。”
“可是,那些大队基础那么差,就算试验成功了,影响也不大啊。” 林雨潇有些犹豫。
“积少成多嘛。”
陆方舟说,“只要你能在一两个小大队做出成绩,让大家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到时候不用你去推广,自然会有人来找你。而且,你在清溪县不是有经验吗?可以先从解决他们最迫切的小问题入手,比如灌溉、病虫害什么的,先赢得他们的信任。”
林雨潇听着陆方舟的分析,渐渐冷静下来。他觉得陆方舟说得很有道理,自己确实太急于求成了。
“你说得对,我不能放弃。”
林雨潇重新振作起来,“谢谢你,方舟。”
“跟我客气什么!”
陆方舟笑了,“咱们是同学,又是战友,以后互相帮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