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警局的小院子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青砖地扫得发亮,正中央搭起了简易的授勋台。台后的红色背景布上印着 “表彰先进?砥砺前行” 八个金黄大字,下面摆着两排蓝色塑料椅,椅背上整齐地贴着参会人员的名字。
市局刑侦支队的李支队长亲自赶来授勋,他穿着深灰色常服,肩上两杠三星的三级警督警衔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手里捧着烫金的奖状和奖章,走到秦奋身边时拍了拍他的肩膀:“老秦,你们队这次干得漂亮,旧案新破,给全市刑侦系统立了榜样。”
全队集合在院子里,统一穿着藏蓝色常服,警衔从一杠一星到两杠一星错落有致,却透着同样的整齐挺拔。秦奋站在队伍最前排,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过身后的队员,声音洪亮:“稍息!立正!”
“北郊刑侦队近期连续破获‘7?15 公交杀人案’‘幕府山埋尸案’及 1987 年连环盗窃旧案,功绩显着!” 李支队长走上授勋台,拿起话筒,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整个院子,“这些案件的告破,离不开团队每个人的付出 —— 从王建军同志精准提取的 87 年撬棍痕迹、刘斌同志清晰还原的现场照片,到苏锐同志的法医鉴定突破、李天同志的走访排查;从林枫同志结合新老经验的逻辑推理,到赵长征同志提供的关键旧案线索,更离不开秦奋同志的统筹调度!这是团队协作的最佳证明!”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天激动地攥紧了拳头,刘斌悄悄举起相机,对准台上的李支队长,按下了快门。
“经市局研究决定,授予北郊刑侦队集体三等功,授予林枫同志个人嘉奖,授予赵长征同志‘刑侦功勋纪念章’!” 李支队长话音刚落,两名礼仪警员捧着奖状和奖章走上台。
秦奋第一个上前,双手接过烫金的集体三等功奖状,奖状边缘的流苏轻轻晃动。他转身面对队员们,高高举起奖状,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张奖状,属于我们队的每一个人!没有王建军的痕检、刘斌的摄影、苏锐的法医,没有老赵的经验、小林的推理、小李的冲劲,就没有今天的结果!” 台下的掌声更响了,苏锐的嘴角也扬起了明显的弧度。
林枫走上台时,脚步沉稳。李支队长把一枚银色的嘉奖奖章别在他胸前,奖章上的警徽图案熠熠生辉:“年轻人,好好干,传承好老刑警的精神,更要带好团队的默契。” 林枫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目光扫过台下的队友:“谢谢组织!这枚奖章是团队的功劳,我会继续跟大家并肩作战!”
最动人的是给赵长征颁奖的时刻。赵长征拄着拐杖,慢慢走上台,左腿的不便让他走得有些慢,可每一步都透着坚定。李支队长亲自把一枚镀金奖章挂在他脖子上,奖章上 “刑侦功勋” 四个字在阳光下闪着光:“赵老,您虽然从一线转岗,但您的经验、您的坚守,是团队最宝贵的财富。这枚奖章,您受之无愧!”
赵长征抚摸着奖章,眼眶微微发红,他左手扶着拐杖,右手敬了个不太标准却无比郑重的礼:“谢谢组织!我这辈子干刑警,最骄傲的不是破了多少案,而是身边有一群能搭把手的兄弟。当年办案靠团队,现在还是靠团队 —— 这功勋,是大家的!” 台下的林枫看见他偷偷抹了把眼泪,想起中午吃粉丝时的闲谈,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授勋仪式结束后,队员们围着奖状和奖章拍照。刘斌举着相机,指挥大家站好:“秦队站中间,老赵和小林站两边,苏法医、王哥、小李站后排 —— 笑一笑,看镜头!” 闪光灯亮起的瞬间,所有人的笑容都定格在画面里,胸前的警衔和奖章交相辉映。
采访现场:镜头里的誓言
刚拍完照,一个穿米白色西装的女人举着话筒走了过来,胸前挂着 “金陵晚报” 的记者证,正是市里的官方记者陈蓓儿。她留着齐肩短发,发尾微微卷曲,戴着一副细框金丝眼镜,手里拿着支银色录音笔,另一只手提着个小巧的摄像机,镜头还盖着黑色防尘罩。
“秦队长,您好,我是金陵晚报的记者陈蓓儿,受市局委托来采访您和团队。” 她的声音清脆干练,说话时微微前倾身体,透着专业与尊重,“我们想通过报道,让市民了解刑侦工作的不易,也传递‘犯罪必被抓’的信号。”
秦奋点头应许:“没问题,陈记者,随便问。” 他侧身让开,露出身后的队员们,“这是我们团队的所有人,案子的告破,离不开每一个人。”
陈蓓儿先打开摄像机,按下录音笔的开关,“咔哒” 一声轻响后,镜头对准了赵长征胸前的功勋奖章。“赵老,您拿着这枚纪念章,最想对年轻刑警说什么?”
赵长征摩挲着奖章,指腹划过冰凉的金属表面,声音带着岁月的厚重:“我想跟他们说,干刑警别怕难,也别怕苦。当年我们没监控、没 DNA,靠的是腿跑断、嘴问破,靠的是团队里每个人盯一个环节 —— 有人访线索,有人查痕迹,有人守现场,缺一不可。现在条件好了,但这团队心不能丢,只要大家拧成一股绳,再难的案子也能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