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雅的声音透过听筒,带着一种精心调制过的关切,像涂了蜜的毒药。
林逸心头警铃大作,但语气依旧平稳无波:“绝处逢生?韩总指的是什么机会?总不会是让我接受环球资本的投资吧?”他故意带着点自嘲。
“呵呵,林总说笑了。周婉茹那条船,上去容易下来难,我怎么会推你进火坑?”韩雅轻笑,压低了些声音,“是这样,我通过私人关系,了解到一个内部消息。市里最近在重点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有一个秘密的快速通道基金,额度不高,但审批极快,主要就是针对你们这种有技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
专精特新?快速通道基金?林逸大脑飞速检索着前世记忆,98年的深圳,确实有各种探索性的产业扶持政策,但“专精特新”这个概念似乎还没正式提出。韩雅的话,七分真三分假,最能唬人。
“哦?还有这种好事?”林逸装作感兴趣的样子,“需要什么条件?”
“条件嘛,主要是技术认证和潜力评估。正好,评审组的负责人王主任,跟我有些交情。”韩雅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引诱,“他知道逸文科技和‘逸听1号’,很感兴趣。如果林总愿意,我可以安排个局,大家私下先见个面,沟通一下。只要王主任这边点了头,基金到位,用地问题他也能帮忙协调解决,毕竟这也算政绩嘛。”
听起来天衣无缝。技术认可、资金支持、甚至解决用地问题,一举三得。对于一个“走投无路”的创业者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但林逸知道,这馅饼下面,肯定是陷阱。
韩雅为什么要帮他?她绝不是慈善家。唯一的解释是,这依旧是棋局的一部分。要么是周婉茹通过她布下的更深层次的局,要么是韩雅自己想利用这笔“基金”和所谓的“评审”,套取逸文科技的核心技术或股权,甚至一石二鸟,既打压沈明辉看重的项目,又给自己捞取利益。
“韩总这么关照,我真是受宠若惊。”林逸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和犹豫,“不过……不瞒您说,公司现在乱成一团,博文那边也……唉,我实在抽不开身。而且这种大事,我也需要和合伙人商量一下。您看,能不能给我两天时间考虑?”
他需要拖延时间,也需要看看韩雅的反应。
果然,韩雅的语气里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耐烦:“林总,机会不等人。这个基金名额有限,盯着的人很多。我也是看在大家相识一场的份上……这样吧,我给你一天时间。明天晚上之前,给我答复。王主任那边,我可不能让人家等太久。”
“好,一天,就一天!多谢韩总体谅!”林逸连连道谢,挂断了电话。
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一天。韩雅在逼他做决定。
他立刻叫来博文和赵德柱,将韩雅的话复述了一遍。
“狗屁的基金!肯定是陷阱!”博文一听就炸了,“这女人跟周婉茹就是一伙的!没安好心!”
赵德柱比较沉稳,皱眉分析:“如果是假的,她图什么?骗我们去见面,然后扣人?不像她的风格。更可能是想空手套白狼,骗我们的技术或者入股。”
“不管她图什么,我们都不能去。”林逸斩钉截铁,“白石洲的计划必须加速!博文,设备转移完成多少了?”
“最重要的光刻机和检测设备今晚凌晨就能全部到位!人员也已经分批安置好了,绝对保密!”博文立刻回答。
“好!阿柱,那边环境能不能顶上去?”
“基本环境没问题,就是条件艰苦点,防尘和恒温只能达到最低要求,但紧急研发应该够用。”赵德柱保证。
“非常时期,顾不上那么多了。”林逸拍板,“博文,凌晨转移完成后,立刻让核心团队进入状态,‘逸听2号’的原型机调试必须争分夺秒!我们要抢时间!”
现在是在和周婉茹、韩雅,甚至可能还有沈明辉赛跑。他们以为扼住了逸文科技的咽喉,却不知道这只困兽,正在他们眼皮底下,悄悄磨利爪牙,准备撕开一条生路。
然而,就在林逸全力部署,准备彻底转入地下时,坏消息接踵而至。
先是罗律师匆匆赶来,面色凝重:“林总,不好了!工行那边刚刚通知,我们的五百万贷款额度被冻结了,理由是‘经营风险上升’!”
紧接着,博文也接到电话,脸色难看地放下手机:“逸哥,我们最大的代工厂‘永鑫电子’刚刚单方面通知,要暂停‘逸听1号’的生产线,说……说我们的订单存在‘技术纠纷’的可能,他们需要评估风险!”
贷款冻结!代工厂停单!
这是双重绞杀!周婉茹和她的盟友们,终于动用了金融和产业链的力量。这不再是暗地里的阴谋,而是明面上的商业围剿!
逸文科技的血液(资金)和四肢(生产)正在被同时切断。
办公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就连一向乐观的博文,脸上也露出了绝望的神色。技术再好,没有资金,无法生产,一切都是空谈。公司账户上的钱,最多只能支撑不到一个月的运营开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