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威胁,如同华南夏日午后的雷暴云,带着沉闷的压迫感,迅速笼罩在刚刚崭露头角的逸文科技上空。华强北档口老板的警告言犹在耳,林逸甚至还没来得及制定出详细的应对策略,市场的反馈已经如同冰水般泼来。
“逸哥!不好了!”博文冲进办公室,手里拿着几台从华强北买回来的、包装粗糙的MP3播放器,脸色铁青,“你看!这帮孙子动作太快了!”
林逸接过那几台所谓的“MP3”。外观粗糙地模仿了“逸听1号”的流线型设计,但用的是廉价的塑料外壳,接缝处甚至能看到毛刺。开机,音质嘈杂,底噪明显,操作卡顿。除了也能播放MP3格式文件,几乎一无是处。但它们的价格,只有“逸听1号”的三分之一!
“是虎哥那边搞出来的。”博文咬牙切齿,“我打听过了,他联合了几家小作坊,直接照搬我们的设计,用的全是最垃圾的零件,就靠低价抢市场!现在华强北好几个柜台都在推他们的货!”
价格战!这是草根创业者最害怕,也最难应对的竞争手段。尤其是当对手完全不讲究品质,只追求速度和低价时。
林逸看着桌上那几台粗制滥造的山寨机,眼神冰冷。他预料到会有山寨,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幕后推手竟然是刚刚才被“吓退”的虎哥!看来,那一百万投资的诱惑,以及可能存在的、来自沈家某些人的暗中怂恿(无论是韩雅还是沈明辉,都乐见于他被山寨拖垮),让虎哥迅速忘记了之前的“教训”。
“逸哥,咱们怎么办?”赵德柱也忧心忡忡,“他们价格这么低,咱们的货还怎么卖?”
压力如山。逸文科技刚刚凭借“逸听1号”积累起的一点口碑和势头,在低价山寨机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很多原本有意向的渠道商开始观望,甚至要求降价。
公司内部的气氛有些低迷。博文主张硬碰硬,也降价销售,哪怕暂时亏损,也要把虎哥的气焰打下去。赵德柱则担心成本,认为降价空间有限,硬拼可能会拖垮自己。
林逸沉默着,没有立刻表态。他在办公室里踱步,大脑飞速运转。硬拼价格战是死路一条,逸文科技家底太薄,耗不起。必须另辟蹊径。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台被他拆开研究、线路裸露的山寨机上。一个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不降价。”林逸停下脚步,语气斩钉截铁。
“啊?不降价那我们……”博文急了。
“我们不跟他们拼价格,”林逸打断他,眼神锐利,“我们跟他们拼‘价值’!”
他走到白板前,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
1. 品牌区隔: 强调“逸听”品牌,突出“原厂正品”、“音质保证”。
2. 用户体验: 提供精美的包装、详细的中文说明书、质保卡。
3. 增值服务: 提供官方网站(正在搭建)音乐资源下载(与小型音乐网站谈合作)、固件升级。
4. 舆论反击: 揭露山寨机劣质用料和潜在危害。
“博文,你去找几个信得过的、文笔好的学生,写几篇对比评测文章,重点突出我们‘逸听1号’的音质、做工和用料,对比山寨机的粗糙和安全隐患。找机会投到《电脑报》、《电子游戏软件》这些学生爱看的媒体上,或者想办法在BBS上造势!”
“老赵,你继续狠抓品控,同时,把我们用的进口芯片、钽电容、金属外壳这些优质元件的标识,想办法在产品上更明显地展示出来!”
“另外,”林逸看向窗外,目光深邃,“我们要给市场一点‘惊喜’。”
就在林逸紧锣密鼓地部署反击策略时,沈雨涵再次不请自来。她似乎已经完全从照片风波中恢复,恢复了那副清冷掌控的模样,只是眼神深处,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的杀意。
“虎哥的山寨机,闹得挺欢?”她扫了一眼桌上那几台劣质产品,语气平淡,仿佛在评论天气。
“小麻烦。”林逸不想过多依赖她,语气保持距离。
沈雨涵不置可否,走到电脑前,熟练地打开几个网页,都是华南地区几个重要的电子元器件批发市场的内部论坛页面。上面赫然出现了几条匿名帖子,详细列举了虎哥山寨MP3所使用的几款劣质电容、电阻和flash存储芯片的型号、批次,并附上了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失效、甚至引发短路起火的“测试数据”和“专家分析”!发帖时间,就在昨天!
这些“黑材料”图文并茂,数据详实,极具煽动性和恐吓性,正在被迅速转载!
林逸心中一震,看向沈雨涵。是她做的?动作这么快?而且手段如此精准狠辣,直接攻击山寨机的质量和安全底线!
“市面上流通的电子产品,尤其是来路不明的山寨货,存在安全隐患是很正常的事情。”沈雨涵关掉网页,语气依旧平淡,仿佛只是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消费者有知情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