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贵的脸色,一点点变得铁青。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些年,他一直在悄悄变卖一些不那么显眼的田产铺子,换成一根根黄澄澄的金条,一摞摞崭新的大洋,全都藏进了后院那口枯井下的地窖里。
他以为自己深谋远虑,做得万无一失。
可现在,那些扛着红旗的泥腿子,就像燎原的野火,烧得越来越近了!
他端着茶杯的手,青筋毕露。
“砰!”
他猛地将手里的茶杯,砸在了地上。
上好的景德镇瓷器,碎成了一地狼藉。
“废物!国军真是一帮废物!”
一声压抑的,充满了愤怒和恐惧的咒骂,从他牙缝里挤了出来。
他辛辛苦苦几十年,才攒下这份家业。
他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
在尹其怀家里喝了一肚子茶,孙大成也算是“收工”了。
他扛着那根长长的,用来捞河泥的耙子,慢悠悠地往黄家大院走。
刚走到西厢院门口,一个声音就叫住了他。
“大成!”
是黄仁贵。
他正满脸堆笑地站在正房门口,那笑容,比正午的太阳还要灿烂。
“不是让你歇上三天吗?怎么又跑去干活了?”
孙大成勉强扯了扯嘴角。
今天下午,他压根就没下河。
“来来来,今天不用去西院那大灶吃饭了。”黄仁贵热情地朝他招手,那态度,亲热得像是在叫自己的亲儿子。“上我这儿来,咱爷俩一起吃!”
他像是怕孙大成有什么顾虑,又特意加了一句。
“你放心,没有别人,就咱爷俩!”
这话的意思很明白。
他那两个老婆,还有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都不在。
孙大成不会尴尬。
黄仁贵突然这么热情,肯定没安好心。
难道是自己下午在村里招摇过市,被这老狐狸知道了?他猜到自己打的什么主意了?
孙大成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脸上却不动声色,跟着黄仁贵进了屋,在饭桌旁坐了下来。
八仙桌上,摆着四菜一汤。
烧鸡,肘子,一条清蒸鱼,还有一盘翠绿的青菜。
这伙食,比他那“新婚”的晚宴,还要丰盛。
黄仁贵亲自拿起酒壶,客客气气地给孙大成倒了一杯酒。
“大成啊,你当过兵,见识比我们这些乡下人多!”
酒杯放下,黄仁贵终于图穷匕见。
他一双精明的眼睛,紧紧盯着孙大成,慢悠悠地问道:“据你的判断,往后这天下,到底是姓共的赢,还是姓国的赢?”
来了。
这顿饭的真正目的,就是这个。
孙大成瞬间就明白了。
这老狐狸,是怕了。
怕自己这几十年的家业,被分了!
他这是想从自己这个当过兵的人嘴里,探探口风。
孙大成端起酒杯,没有立刻回答。
他脑子里,飞快地转动着。
这个问题,不能乱说。
他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
“五五开吧!”
这个模棱两可的回答,让黄仁贵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孙大成继续说道:“国军的枪炮是好,都是美国人给的,飞机大炮,咱们都见过。只是……”
他故意顿了顿,压低了声音。
“只是,人心不齐。很多带兵的将军,跟上头那位,不是一条心。各打各的算盘,出工不出力。”
这个回答,让黄仁贵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了。
他松了一口气。
这跟他的判断,差不多。
国军装备精良,家底厚实,怎么会打不过一群泥腿子?
原来是内部不够团结。
这就好办了。
人心不齐,可以收买。出工不出力,可以施压。
只要根基没烂,这天下,就还是姓蒋的。
“好好好!”黄仁贵一拍大腿,脸上的笑容,又真诚了几分。“你当过兵,你看得准!判断应该不会错!”
他像是彻底放下了心,端起酒杯,主动跟孙大成碰了一下。
“我也想着,明天就去县上,拜会一下赵县长。国难当头,咱们这些做生意的,也该略尽绵薄之力嘛!”
孙大成心里冷笑一声。
这老狐狸,是在炫耀。
炫耀他跟县长的关系。
也是在敲打自己。
他黄仁贵,能跟县长说上话。他孙大成一个逃兵的身份,只要黄仁贵一句话,就能摆平。反过来,也能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恩威并施。
老一套了!
孙大成没接话,只是闷头喝了一口酒。
就在这时。
管家孙贵,躬着身子,快步走了进来。
“老爷。”
“什么事?”黄仁贵心情正好,语气也和缓了不少。
“门口……丫鬟小翠,端着食盒,在那儿等着呢。”孙贵低着头,小声回禀。
黄仁贵眉头一挑,随即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一丝不耐烦。
“你去跟她说,孙姑爷在我这里吃了,让他们自己吃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