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上的会议提醒还没消失,老夫子盯着那行“国际论坛演讲材料初稿提交截止时间为明早九点整”,手指在键盘上悬了两秒,然后轻轻敲下回车,关闭弹窗。
他没动。
桌角那个绣着歪叶子的布袋还在,颜色比昨晚深了些,大概是光线变了。他看了一眼,顺手把旁边的药瓶往抽屉方向推了推,动作轻得像是怕吵醒谁。
收藏夹里,“养生食谱”还开着,下面多了一个标签:“某人改PPT专用营养清单”。他点进去,里面只有一条记录:【先喝一口茶,再打开第一页】。
他哼了一声,低声说:“管得真宽。”
说完自己倒了杯热水,泡进一包红枣桂圆茶,看着茶叶慢慢沉下去。三分钟后,他端起来吹了口气,喝了一小口,烫得龇牙咧嘴,但还是咽了。
“甜。”他说完,又补了一句,“太甜了。”
可杯子没放。
他打开PPT,第一眼就皱眉——标题底下那行小字还在:【记得喝完茶再改,不然脑子更乱。】
鼠标移过去想删,停了一下,又收了回来。
“算了。”他嘀咕,“反正没人看得到。”
他开始翻初稿,越看眉头越紧。数据堆得像仓库清货,逻辑链条断在第三页,结尾那句“我们正迈向绿色未来”软得像隔夜馒头。
“这哪是演讲,这是念悼词。”他自言自语,“台下坐着一群记者和投资人,我站上去说‘大家辛苦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调出金手指界面,输入:“国际论坛听众最关心什么?”
系统刷地跳出三维模型,三大关键词高亮闪烁:技术原创性、可持续落地能力、合作开放度。
“好家伙,这不是要我一个人代表全人类能源史吗?”
他靠回椅子,盯着天花板看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一声:“行吧,那就讲历史。”
他重新排结构,第一部分定为“从钻木取火到光伏板”,第二部分叫“我们怎么把效率干到百分之三十四”,最后一章干脆写成“别光听我说,你们来测”。
“挑衅一点也没坏处。”他边打字边说,“反正数据经得起验。”
凌晨四点十七分,办公室门被推开一条缝。
大番薯探头进来,手里拎着两个塑料袋,脸上挂着一种“我很聪明”的表情。
“我就知道你没睡!”他跨进来,把袋子放在桌上,“秦先生说你肯定卡在PPT上,让我带点东西来提神。”
老夫子抬头:“你不是在家睡觉?”
“睡了!醒了!一看时间,三点!立刻想到你。”大番薯打开袋子,掏出两个热包子,“猪肉大葱,刚出炉的,老板说这是他们家祖传配方,三代人就做这一种馅。”
老夫子拿起一个,咬了一口,油顺着指尖往下滴。
“你就不能拿张纸垫着?”他问。
“忘了。”大番薯挠头,“但我带了更重要的东西。”
他从怀里摸出一张折得整整齐齐的纸,小心翼翼摊开。
是一张手绘流程图,标题写着:“新能源通关秘籍”。
图上画着五道关卡:第一关“烧柴”,人物头上冒黑烟;第二关“烧煤”,背景是浓雾城市;第三关“核电”,有个小人举着辐射标志逃跑;第四关“风电太阳能”,阳光灿烂,小人骑滑板飞起来;第五关标着“老夫子牌超能电池”,主角头顶光环,脚下踩云。
“我觉得你们那个‘能量转换率突破’,特别像游戏升级。”大番薯认真地说,“每过一关,战斗力+100。我就按这个思路画的。”
老夫子盯着图看了足足一分钟,突然伸手拍了下桌子。
“就是它!”
“啊?”大番薯吓一跳。
“你不明白,你拯救了一场即将失败的演讲。”老夫子迅速切换PPT页面,把原本枯燥的技术路径替换成了“人类能源进化五重天”,配上大番薯那张图的简化版。
“观众不爱听数字,爱听故事。谁小时候没打过游戏?闯关、升级、解锁新装备——懂了吧?”
大番薯挠挠仅有的三根头发:“所以我是幕后英雄?”
“暂时是。”老夫子头也不抬地敲字,“等论坛结束,给你发奖状,标题就写‘本项目首席灵感顾问’。”
“能印在名片上吗?”
“你想印一百张都行。”
六点四十分,秦先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
“新闻出来了。”他说,“全球十几家主流媒体都在报咱们的合作项目,德国那边已经有人开始讨论技术输出的可能性。”
老夫子点头:“正常。”
“不完全正常。”秦先生点开一条快讯,“《环球能源观察》发了篇评论,说中国这次的突破‘缺乏第三方验证’,暗示我们数据可能注水。”
办公室安静了几秒。
大番薯第一个反应过来:“他们……不信我们?”
“总有人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秦先生说,“建议把演讲里关于实测数据的部分弱化一下,避免刺激外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