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凌晨三点。
比特币价格跌破2.1美元,创历史新低。
Mt.Gox论坛最后的活动帖停留在八小时前:
【用户X】:
“卖了全部矿机,共得127元,够买安眠药了”
【用户Y】:
“再见各位,天台的风很大”
团队机房里,烟雾报警器因张猛连续抽烟频频闪烁。
吴峰盯着屏幕说道:
“完了…全完了…我的定投…成本还在15美元…”
赵静红着眼计算:
“比价现在只值…几美元,不够买双鞋。”
林志华沉默着:
“其实…”
他刚开口就被打断。
张猛摔碎茶杯:
“别再说坚持定投!都是你林志华的主意!亏了80%!”
林志华感到十分的无奈。
他知道此刻说什么都无用,团队需要的是宣泄,不是道理。
他自己悄悄的开始准备抄底比特币。
五个境外代理账号同时登录交易所,预设指令开始执行。
5个账户分别在2美元的价位开始囤了5万枚比特币。
这是他前段时间用套现资金布下的局。
30万美元分散在五个账户,专为这一刻准备。
吴峰突然尖叫:
“你还敢买?不怕亏的倾家荡产?”
他偷看到林志华屏幕上的买入指令。
所有人都围过来,愤怒几乎掀翻屋顶:
“妈的!骗我们定投!自己偷偷割肉!”
“是不是早和内幕勾结?”
赵静泪流满面:
“志华…为什么…为什么要骗我们?”
林志华平静地展示账户:
“我在用自己钱买,没动用团队资金。”
张猛怒吼:
“那你就是蠢!接飞刀必死!现在买进去必死,比特币还要大跌!”
林志华冷静的说道:
“时间会证明,你们现在不买,以后就买不到了这么低价位的币了。”
张猛说道:
“还想骗我们进去亏钱?”
吴峰也符合:
“现在投进去只会死的更快,你害的我们还不够惨?”
他沉默着面对大家,随后关闭屏幕,转身离开机房。
真正的决战在深夜来临。
价格跌穿1.8美元,触及1.78美元历史最低点。
林志华的自动交易系统触发了协议,瞬间吃进数万枚BTC市场卖单。
总持仓突破数十万大关:50万BTC。
他颤抖着倒了一杯威士忌。
这是成年后第一次喝酒。
酒精灼烧喉咙时,日记自动更新:
“2011.11.15 03:17,$1.78,终极买入。”
“持仓:500,450枚BTC,成本均价为$3.1,现价亏损,-42.6%。”
这个数字让他眩晕。
500,450个比特币,未来将价值数千亿美元,相当于贵州省全年GDP。
他对着自己举杯:
“疯了啊!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接下来三个月是真正的煎熬。
比特币在2-4美元区间蠕动,团队士气低迷到极点。
吴峰退出了定投计划,张猛整天打游戏逃避。
只有王浩,赵静,赵明还跟着林志华坚持每周买入比特币。
转机在2012年2月出现。
比特币悄然涨回5美元,团队持仓全部回本。
吴峰嘟囔着:
“运气真好…差点就归零了。”
团队会议上,林志华投影出完整的操作记录:
张猛结巴着:
“你…你买了二十多万枚币?哪来的钱?”
林志华平静道:
“30美元套现的利润,跌到2美元时全部换回比特币。”
他展示数学模型:
“暴跌80%后买入,只要涨回原点就盈利400%。”
吴峰突然冲上前抱住他:
“对不起…我当时还骂你…”
林志华推开他:
“没必要道歉,”
“重要的是学会,别人恐惧时贪婪。”
下一步团队的行动就是:等待2013年大牛市,持仓不动。
窗外,积雪开始融化。
冬去春来,正如市场的周期轮回。
那些在2美元抛弃比特币的人不会知道,自己扔掉了未来的亿万财富。
而坚守者,终将收获时间的玫瑰。
隔天!
张猛指着屏幕惊呼:
“又抽风了!”
比特币价格无端暴跌12%,Mt.Gox论坛瞬间刷屏:
【用户A】:“巨鲸抛售!快跑!”
【用户B】:“检测到单笔2000BTC转账!”
【用户C】:“崩盘第二波来了!”
林志华惊恐地盯着后台日志。
他刚测试的币购的“蜂群算法”出现致命错误:
因校园网延迟,两个代理地址同时执行了800BTC的转帐指令。
这1600BTC的市场卖单直接击穿了薄弱支撑位。
他紧急切断服务器连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