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天启城,一路向东。
官道之上,三匹快马,疾驰而过,卷起一阵烟尘。
马上的三个人,正是萧瑟,雷无桀,和李寒衣。
君子亭一战,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好的。但,那场,信息量巨大,情感冲击剧烈的对决,还是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留下了一些,难以磨灭的印记。
气氛,有些沉闷。
雷无桀,这个一向,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家伙,此刻,也变得,沉默寡言。
他时不时地,会偷偷地,看一眼,身旁的萧瑟,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自己的这个朋友。
那些,关于皇族,关于诅-咒,关于父母恩怨的,沉重话题,已经,远远超出了,他那,简单的,江湖逻辑。
他只知道,萧瑟,一定,很难过。
但他,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所以,他只能,选择,闭嘴。然后,把马,骑得,更快一些。
仿佛,只要跑得够快,那些,烦心事,就追不上他们。
李寒衣,依旧是那副,清冷的样子。
她身上的伤,在“九转还魂丹”和萧瑟那道,金色剑意的双重滋养下,已经,好了七七八八。
但她的眉头,却一直,微微地,蹙着。
她在想,自己的师尊,李长生。
那个,在她心中,如神明一般的存在。
她不相信,师尊会,无缘无故地,害死宣妃。
靳百川的解释,虽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她总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师尊的布局,到底,是为了什么?
而萧瑟,这个,被师尊选中的“破局者”,他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
她,看不透。
而萧瑟,是三人中,最平静的一个。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喜怒哀乐。
他就那么,静静地,骑在马上,目光,平视着前方,那条,通往东方的,漫漫长路。
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君子亭的真相,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最沉重的一把锁。
但同时,又让他,看到了,更多,紧锁的,门。
母亲的牺牲,让他,放下了,对父皇的怨恨。
但也让他,背负上了,一份,更加沉重的,责任。
他不再,仅仅是,为了给琅琊王叔叔昭雪,而重返天启。
他现在,要做的,是,继承母亲的遗志。
去斩断,那个,纠缠了萧氏皇族,数百年的,血脉诅咒。
去完成,那件,连他的父皇,连历代先祖,都无法完成的,事情。
这条路,很难。
甚至,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但他,必须走下去。
因为,这是他的,宿命。
也是,他身为,永安王萧瑟,身为,宣妃之子,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的心,很乱。
但他的目标,却前所未有的,清晰。
去稷下学宫!
去找到,李长生!
去问清楚,所有的一切!
然后,堂堂正正地,以自己的方式,来了结,这一切!
三人,就这么,各怀心事,一路疾行。
转眼,便已是,三天之后。
他们,已经,远离了天启城的范围,进入了,青州的境内。
青州,是通往,稷下学宫所在的,东海之滨的,必经之路。
此地,民风淳朴,文风鼎盛。据说,是因为,常年,受到稷下学宫,那股浩然正气的,熏陶。
连带着,此地的江湖门派,也大多,以“仁义”自居,很少,有那些,打家劫舍的,邪魔外道。
一路行来,确实,风平浪静。
这天傍晚,夕阳西下。
三人,来到了一座,名为“临川”的城池前。
这座城,不算大,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
它是,进入青州腹地的,一个重要关口。
城墙,看起来,有些古旧,但守备,却颇为森严。
城门口,排着长长的,等待入城的队伍。
几个,身穿青州府衙役服饰的官兵,正在,挨个地,盘查着,过往的行人。
“奇怪。”
雷无桀勒住马,看着城门口的阵仗,有些,不解地,挠了挠头。
“这临川城,又不是什么,边关要塞。怎么,盘查得,这么严?”
萧瑟也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起。
他发现,那些衙役,盘查的重点,似乎,并不是,普通的商旅百姓。
而是,那些,一看,就是,江湖中人的,佩刀带剑之辈。
每一个,江湖人打扮的,在进城前,都会被,带到一旁,仔细地,盘问许久。
甚至,还会,被要求,展示一下,自己的武功路数。
这,就有些,不正常了。
“看来,是出什么事了。”李寒衣淡淡地说道。
“管他出什么事。”雷无桀满不在乎地说道,“我们又不是,什么坏人。还能,不让我们进城不成?”
说着,他便一夹马腹,准备,上前排队。
“等等。”
萧瑟,却忽然,开口,叫住了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