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个身穿花布衫的女孩注意到了我。她的辫子上系着一根鲜艳的红绳,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看到我后,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然后像一只活泼的小鹿一样,蹦蹦跳跳地跑去找她的哥哥姐姐们了。
等野菜都装了大半背篓,看下太阳,知道离下工没多久了,我背上背篓就朝知青院走去,回到知青院,我把野菜都洗干净,开始烧火,我先把所有饭盒的放在锅里蒸熟,熟了就把饭盒都拿出来,把野菜都放进锅里焯水,焯完水就又烧了水,把野菜放进去,在放一点盐,做了一锅野菜汤,刚做好饭没多大,所有知青都下工回来了,吃饭的事大家都夸我勤快,一早上挖了这么多野菜,下午一样的做饭,林雪她们也回来了,几人就包了一辆牛车才把置办的东西买来,村里人的啧啧说不会过日子,林雪把半斤水果糖给我拿了过来,我拿到糖就抓了一把,有五六颗这样子递给林雪当辛苦费,一阵推托,林雪才收起糖回去整理买回来都东西了,这时盘炕的大叔带着几个儿子也来到了知青院,开始给林雪她们盘炕了。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目光落在正在盘炕的大叔们身上。他们动作娴熟地摆弄着砖块和泥土,忙碌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专注。看着他们如此认真地工作,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因为我知道,等这炕盘好后,大家在寒冷的冬天里就能睡得暖和了。
正当我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李建军走了过来,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对我说:“今天真是辛苦你了,这顿饭做得可真不错啊!”我连忙笑着摇了摇头,谦虚地回答道:“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享用晚餐。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香气四溢,让人垂涎欲滴。人们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食物,一边畅谈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有人兴高采烈地讲述着在县里看到的新鲜事儿,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也有人抱怨着白天干活的辛苦,引得大家纷纷安慰。我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着大家的聊天,偶尔插上一两句话,感受着这热闹而又温馨的氛围。
晚饭后,我主动帮忙收拾起碗筷来。虽然有些疲惫,但看到大家满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收拾完毕后,我回到自己的床铺,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回顾着这一天的经历。虽然忙碌,但却充实而有意义。
清晨,太阳还未升起,整个村庄都被一层淡淡的墨色所笼罩。村口的老槐树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它是这个村庄的守护者,默默地见证着这里的一切。
然而,就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知青院的煤油灯却早早地亮了起来。微弱的灯光透过窗户,照亮了屋内的一角,也映出了屋内人的身影。
吃完简单的早餐后,我便跟着老知青一同前往大队部。一路上,我们都没有太多的言语交流,只是默默地走着,享受着这清晨的宁静。
到达大队部后,队长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他站在人群中间,大声地说着一些关于今天工作安排的事情。我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他的讲话,心中却有些许的紧张和不安。
不一会儿,队长的讲话结束了,人群也渐渐散去。我紧跟着老知青,来到了田里。望着那一片绿油油的稻田,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
我把那补丁摞补丁的裤腿卷到膝盖处,露出了细瘦的脚踝。破旧的布鞋踩进泥里时,发出了“噗嗤”一声,惊起了两只正在觅食的跳虫。它们迅速地跳开,消失在了稻田的深处。
生产队长的铜锣声突然响起,像一根细针,刺破了那笼罩在田野上的晓雾。紧接着,三十多个劳力扛着锄头,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地朝着梯田走去。我夹杂在他们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我的帆布书包拍打着后腰,里面装着两个小红薯和一杯打满水的竹筒。这是我今天的午餐,虽然简单,但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来的娃子,跟着翠莲学薅草。”队长那粗粝的嗓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仿佛是一道命令。我连忙点头应道,然后快步走到翠莲身边。
翠莲是个矮壮的农村妇女,她的手指在稻禾间翻飞如蝶,枯黄的稗草被她轻而易举地连根拔起。而我却显得有些笨拙,攥着禾苗用力过猛,不仅没有拔掉稗草,反而带起了一大块泥,溅得我满脸都是。“使巧劲,不是跟牛似的蛮干!”翠莲的声音仿佛被水浸泡过一般,湿漉漉地飘了过来。我听了这话,顿时面红耳赤,仿佛能感觉到自己的脸像庙里的关公一样,红得发烫。我手忙脚乱地把手上的泥往裤腿上抹去,结果却越抹越糟糕,反而蹭出了更大一片污渍。
太阳渐渐升高,已经爬到了竹竿那么高的位置。阳光炽热,烤得我浑身冒汗,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砸进泥地里,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深色圆点。我感觉自己的腰都快断成两截了,手掌也被草叶划出了许多细密的血口子,混着泥水,火辣辣地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