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空气中还弥漫着丝丝凉意,我不禁拢了拢袖口,好让自己暖和一些。沿着抄手游廊漫步前行,脚下的石板路湿漉漉的,上面的青苔沾着晶莹的露水,仿佛在向我诉说着昨夜的宁静。
丫鬟春桃紧紧地跟在我身后,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描金漆盒,里面装着的正是昨儿新做的芙蓉糕,那香甜的味道时不时地从盒子里飘散出来,让人垂涎欲滴。
“夫人,大夫人院里的张妈妈已经在门口候着了。”春桃轻声提醒道。我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果然,远远地就看见月洞门外立着一个身穿青布比甲的婆子,那便是大夫人院里的张妈妈了。
张妈妈见我走过来,赶忙屈膝行礼,脸上堆满了笑容:“二姑娘来了,大夫人刚用过早饭,这会儿正在里间临帖呢。”
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礼貌而温和的笑容,回应着张妈妈。然后,我动作轻柔地掀起那道帘子,仿佛生怕惊醒了什么似的,小心翼翼地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入屋子,一股淡淡的墨香如轻烟般袅袅地钻进我的鼻中,让我不禁深吸了一口气。这股墨香并不浓烈,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味,仿佛能透过它嗅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
大夫人正斜倚在那张铺着锦缎的榻上,她的身姿优雅而闲适,仿佛与这充满书卷气的环境融为一体。她的手中握着一支羊毫笔,笔尖在宣纸上轻轻游走,每一笔都显得那么流畅自然,仿佛是在跳舞一般。
在她身旁的软垫玫瑰椅上,摆放着另一支紫毫笔,那支笔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也在等待着被大夫人拿起,继续书写那美妙的文字。
当我走进屋子时,大夫人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来了?坐吧。”她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却又透露出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我赶忙屈膝行了个礼,然后在下首的花梨木椅上缓缓坐下,尽量让自己的动作显得端庄而优雅。春桃则静静地垂手立在廊下,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昨夜睡得可安稳?”大夫人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接过丫鬟递来的茶盏,轻抿了一口,然后不紧不慢地问道。
“回大夫人,安稳的。”我垂着眼帘,轻声回答道,不敢有丝毫怠慢。
大夫人微微点头,表示知晓,接着又问:“院子里的菊花开了不成?”
“还没开呢,想来过几日便能见花了。”我微笑着回答道,心里暗自琢磨着大夫人为何突然问起院子里的菊花。
这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几句闲话,我见日头渐渐高了,便站起身来,向大夫人告辞道:“时辰不早了,我那边还有些活计需要处理,就不再叨扰大夫人您的清净了。”大夫人微笑着挥挥手,说道:“去吧,记得仔细盯着那些下人,可别让她们偷懒耍滑。”
我连忙应道:“是,夫人放心。”然后屈膝行了个礼,转身带着春桃朝外走去。静姝院的门槛颇高,我小心翼翼地跨过门槛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轻微的翻书页的声音。
回去的路上,我脚步匆匆,比来时快了不少。石板路上的露水早已被阳光蒸发殆尽,只留下些许湿润的痕迹。路旁的石榴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不时有两片叶子飘落下来,打着旋儿,缓缓地落在青砖铺就的小径缝隙里。
春桃忽然轻声说道:“姑娘,前面不远处就是咱们的院子了。”我闻言抬头望去,果然看见不远处的院门上方,“听竹轩”三个大字在阳光下散发着浅淡的光芒,显得格外雅致。
我快步走到门前,轻轻推开院门,几竿翠竹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欢迎我的归来。我走进院子,将身上那件新做的月白绫袄脱下来,递给早已候在一旁的秋菊,然后独自一人走到窗前,坐在那张梨花木椅上,静静地欣赏着窗外的景色。
看着丫鬟开始整理昨天带来的包裹,我不禁有些发呆。窗外的日头已经慢慢爬上了竹梢,碎金似的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落在青砖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的吹拂,这些光影还会一晃一晃地跳动着。
就在我正出神的时候,突然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秋菊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她的额头上还挂着几滴汗珠,气喘吁吁地对我说道:“姑娘,不好了,大夫人身边的张妈妈来了,说是大夫人让她送东西来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连忙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凌乱的衣衫。还没等我完全收拾好,张妈妈就已经迈着大步走进了房间。她的脸上带着几分倨傲,似乎对我这个二姑娘并不是很看重。
“二姑娘,大夫人一直惦记着您呢,特意让我送些料子过来,说是给您做冬衣用的。”张妈妈一边说着,一边示意身后的小丫鬟将几匹精美的锦缎放在了桌上。
我见状,微笑着向张妈妈道谢:“有劳大夫人如此挂心,真是太感谢了。还请张妈妈回去后,替我向大夫人转达我的谢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