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得很快,路边的树冒出了绿芽,风里带着暖乎乎的气。我的店生意越来越好,攒够了钱,在旁边又租了个铺子,打通了连在一起,比以前大了一倍还多。我雇了两个小姑娘帮忙,一个看店,一个跟我学做手工。
张磊隔三差五会带明明来店里。明明长高了不少,说话也更利索了,每次来都像只小麻雀,围着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妈妈,奶奶今天能自己吃饭了!”“妈妈,爸爸给我买了新画笔!”
我听着,心里软软的。婆婆恢复得不错,能拄着拐杖慢慢走几步,说话也清楚了些,虽然还是有点结巴。张磊说,她每天都念叨要来看明明,要来看我的店。
“等她再好些,我带她来一趟。”张磊说。
“好啊。”我点点头。
这天下午,店里不忙,我正教小姑娘做新样式的发绳,张磊真的带着婆婆来了。她穿着一身新衣服,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由张磊扶着,一步一步慢慢走进来。
看到店里的样子,她眼睛瞪得圆圆的,嘴巴张了张,半天没说出话。大概是没想到,我能把店开得这么大,这么亮堂。
“奶……奶奶!”明明正在柜台后画画,看到她,扔下笔就跑了过去。
婆婆弯下腰,摸了摸明明的头,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明……明明,想……想奶奶没?”
“想!”明明抱着她的腿,“奶奶,你看妈妈的店,是不是很大?”
“大……大!”婆婆直起身,看着我,眼神里全是佩服,“你……你真……能干。”
我笑了笑,给她搬了把椅子:“您坐会儿,我给您倒杯水。”
她坐下,眼睛不停地往四周看,看着墙上挂着的手工样品,看着货架上摆满的发饰,嘴里不停念叨:“好……真好……”
张磊站在旁边,看着我,脸上带着笑:“我妈天天在家说,以前是她糊涂,要是早知道你这么能干,当初说啥也不会拦着你。”
婆婆点点头,接过我递的水,喝了一口:“对……对不住……你。”
“都过去了。”我递给她一盘刚做好的草莓饼干,“尝尝,明明爱吃的。”
她拿起一块,掰了一半给明明,自己吃了一半,慢慢嚼着,眼泪突然掉了下来。“我……我以前……不是人……”
“妈,别说了。”张磊赶紧给她擦眼泪,“小敏都不计较了。”
“我……我知道……”婆婆看着我,“你……你是好……媳妇。是我……配不上……”
我心里有点酸,又有点释然。这个曾经让我恨得牙痒痒的老太太,现在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讨好我。那些过去的恩怨,好像真的随着她的眼泪,流走了。
“您别想那么多了。”我说,“好好养身体,以后多来看看明明,看看我的店。”
她用力点头,眼泪掉得更凶了,却笑着。
从那以后,婆婆隔段时间就会让张磊带她来店里。有时候坐一会儿就走,有时候会看着我们做手工,看半天。她话不多,但眼神里的东西变了,不再是以前的挑剔和刻薄,而是平和和温暖。
有一次,她从兜里掏出一个布包,一层层打开,里面是一对银镯子,有点旧,却擦得亮亮的。“这……这是我……嫁……嫁妆,给……给你。”
我愣了一下,没接。
“你……你收……收着。”她把镯子往我手里塞,“算……算我……赔罪。”
张磊在旁边说:“小敏,你就收下吧,我妈攒了好久的劲才敢拿出来。”
我接过镯子,沉甸甸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一看就有些年头了。“谢谢您。”
她笑了,笑得像个孩子。
夏天的时候,我的店评上了市里的“特色小店”,电视台还来拍了采访。镜头对着我,问我创业的心得。我说:“没啥心得,就是觉得,人不管遇到啥难事儿,都别趴下。只要肯动手,肯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采访播出来那天,张磊带着明明和婆婆来看我。婆婆坐在店里,看着电视里的我,嘴巴一直张着,不停地说:“了……了不起……”
晚上关了店,张磊说请我吃饭。我们带着明明,在附近的饭店点了几个菜。
饭桌上,张磊突然说:“小敏,我知道现在说这话有点晚,但我还是想问问你……我们……还能重新开始吗?”
明明抬起头,眨着眼睛看我们:“爸爸,重新开始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妈妈可以跟我们回家了?”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有点疼。我看着张磊,他眼神里有期待,也有紧张。我又看了看明明,他眼里全是渴望。
“明明,”我摸了摸他的头,“妈妈现在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店,不能跟你回家。但是妈妈会经常去看你,带你玩,好不好?”
明明的嘴瘪了瘪,没哭,只是点了点头:“好吧。”
张磊的眼神暗了下去,他低下头,喝了口酒:“我明白了。”
“张磊,”我说,“我很感谢你,感谢你让我看清了很多事。我现在过得很好,很踏实,很自由。这种感觉,我不想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