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财则径直走进了黄政的卧室。
只见黄政正对着一个打开的行李箱发呆,手里拿着一本线装古书。
“老弟,琢磨什么呢?临行还要啃书本?”王有财好奇地问。
黄政抬起头,扬了扬手中的书:“王哥,你来了。不是,是整理箱子时才发现,国庆去京城,杜老爷子除了茶叶,烟酒,还悄悄塞了这本书给我——《资治通鉴》。”
王有财虽然情商不算顶尖,但毕竟有文化底子,又做过一段时间秘书,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
他接过书翻了翻,肃然道:“老爷子这是用心良苦啊!《资治通鉴》,帝王之书,明得失,知兴替。这是把你当未来的栋梁在培养,期望很高啊!”
黄政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但眼神却深邃了许多。
他将书小心翼翼地收进行李箱:“走,王哥,客厅喝茶,老爷子给的大红袍还剩点,咱们尝尝。”
客厅里,茶香袅袅。王有财感慨道:“老弟,你这步棋,看似被动,实则高明。党校是个好地方,不仅能学习,更能结交人脉。三个月后,等你回来,局面或许又不一样了。”
黄政抿了口茶,淡淡道:“权当是歇歇脚,充充电吧。家里有李琳和你们,我放心。”
晚饭时,气氛温馨而融洽。李琳做了几道拿手家常菜,色香味俱全。
四人围坐一桌,夏林夏铁也上了桌。
李琳举杯:“书记,我敬您一杯。感谢您的信任和提拔,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守好家,看好业!”
王有财也举杯:“黄政老弟,祝你学有所成,前程似锦!”
黄政与他们碰杯,真诚地说:“琳姐,王哥,家里就拜托你们了。工作上大胆决策,遇到难题多商量,也可以直接向秦县长汇报。记住,稳住当前的发展势头就是最大的胜利。”
这顿家常便饭,吃的不仅是离别,更是信任与托付。
……
第二天一早,夏林开车,夏铁坐副驾,黄政与军方派遣的保卫人员小连、小田坐在后排,车辆平稳地驶向省城。
小连和小田依旧沉默寡言,目光警惕,融入背景仿佛不存在,却又在关键时刻能提供绝对的安全保障。
车子抵达省委党校门口,气氛顿时变得不同。
庄严肃穆的大门,进出的车辆和人员都带着一种体制内特有的气质。
小连和小田率先下车,如同水滴融入大海,瞬间隐没在周围环境中,执行他们暗中的保卫任务。
黄政交待夏林夏在在党校附近找个地方住下,随时听候通知,然后自己提着简单的行李,走向新生报到处。
报到处设在一栋古朴的教学楼里,排队的人不多,但个个气度不凡,显然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精英干部。
轮到黄政,接待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教师,态度严谨。
“下一个。”女教师头也不抬。
“老师好,我来报到。”黄政递上自己的证件和调训通知。
女教师接过,熟练地登记,当看到黄政的信息时,她明显愣了一下,抬起头,仔细打量了一下黄政,语气带着惊讶:“黄政?石泉门乡党委书记?参加副处级青训班?才24岁?”她似乎怀疑自己看错了,又核对了一遍通知文件。
黄政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鼻子,自嘲地笑道:“老师,年龄……应该不违反规定吧?”
女教师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恢复严肃,但眼神里仍带着惊奇:“不违反,不违反。只是……很少见。”
她快速办好了手续,将学生证、饭卡和一把钥匙递给黄政,“黄政同学,这是你的证件和宿舍钥匙,宿舍在2栋304。今晚自由活动,熟悉环境,明早八点,一号教学楼201教室准时上课,不要迟到。”
“谢谢老师。”黄政接过东西,礼貌地道谢。
省委党校面积不大,但绿树成荫,环境清幽。
穿过一个篮球场,便是两栋相对而立的宿舍楼,男左女右。
黄政找到2栋,上到三楼,304宿舍的门虚掩着。
他推门进去,这是一个标准的四人间,带独立卫生间。
四张上床下桌的铺位,有三张已经摆放了行李,但不见人影。
黄政将自己的行李箱放在靠窗剩下的那个空铺位下。
这时,卫生间门打开,一个四十岁左右、身材微胖、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一边用毛巾擦着头一边走出来,看到黄政,愣了一下,扶了扶眼镜,客气而略带审视地问:“你好,小伙子,是不是走错房间了?这里是副处级青训班的宿舍。”
黄政转过身,微笑着,不卑不亢地回答:“您好,没走错,我就是分到这个宿舍的,昌朋县石泉门乡党委书记,黄政。”
“哦?”中年男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恍然和一丝歉意,主动伸出手,“哎呀,不好意思,没别的意思,就是看你太年轻了。重新认识一下,郑平,电海县副县长。”
“郑县长,您好!”黄政与他用力握了握手,“您叫我小黄就行。另外两位室友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