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被翻检后的狼藉,像一场无声的警告,刻在林半夏眼底。她沉默地收拾着满地狼藉,指尖拂过被划开的枕头夹层,那里曾藏着老秦给的脉冲笔和频率纸条,现在空空如也。
谁干的?老秦?他提前离开,嫌疑最大。但他为什么要给她武器又偷走?张高工?安保人员来得太快,像早有准备。或者是那个神出鬼没的“老朋友”?
技术部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每个人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审视和距离。她照常去档案库,老秦佝偻的背影依旧在掸灰,动作慢得让人心焦。
“丢了东西?”老秦头也不回,突然沙哑地问。
她心里一紧:“……没什么要紧的。”
“哦。”老秦停下鸡毛掸子,浑浊的眼睛瞥了她一眼,“这地方……老鼠多。自己东西,看紧点。”
这话像提醒,又像威胁。
一整天,她心神不宁。筛查“归巢”项目遗留名单的申请迟迟没有批复。张高工那边没了下文,仿佛之前的紧急安全检查从未发生。
下午,她被临时抽调去协助整理一批刚移交的“历史医疗废弃物”清单。地点在医疗中心地下室,阴冷,弥漫着福尔马林和尘埃的味道。
带队的医务士官是个生面孔,表情刻板,递给她一沓泛黄的记录册:“核对清单,确认品名、数量、处理方式。有问题标记出来。”
记录册年代久远,纸张脆黄。她一行行看下去,多是过期的药品、报废的器械、污染的敷料。直到翻到1985-1987年度记录册,她的目光凝固了。
【废弃物品名:实验性神经稳定剂残液(代号:归巢)】
【数量:3.5L】
【来源:第四研究所项目遗弃】
【处理方式:高温焚烧】
【经办人:吴启明】
【监督人:林国栋】
下面一行小字,是另一种笔迹后添的备注:【实际处理量:2.8L。差额部分(0.7L)暂存冷库7号柜,待进一步研究。周安国】
周安国!他私自截留了0.7升的“归巢”药剂!就在医疗中心冷库!
她心脏狂跳,强作镇定地继续翻页。后面几页,是关于“归巢”药剂实验事故的记录片段,患者信息被涂黑,症状描述触目惊心:躁狂、幻听、攻击性增强、最终器质性脑损伤。主治医师签名多次出现:吴启明。
吴启明负责处理这些“药渣”……他也负责治疗他们?
“找到什么了?”医务士官的声音冷不丁在身后响起。
她手一抖,记录册差点脱落:“没……就看看老记录。”
士官扫了一眼她正看的页面,没什么表情:“过期药品记录,没什么价值。快点核对,下班前要交。”
她低头加快速度,却用指甲在“冷库7号柜”那几个字上极轻地划了一道痕。
下班后,她绕到医疗中心后巷。冷库独立在外,有单独的门禁。她远远观察,门口有监控,刷卡进入。她没权限。
深夜,她再次溜出宿舍。医疗中心夜间只有值班室亮灯。她绕到冷库后面,通风口位置很高,但有根排水管可以攀爬。
费劲撬开通风扇叶,她钻了进去。冷库内部寒气逼人,货架林立,堆满各种药品和样本箱。7号柜在角落,是老式的双锁铁皮柜。
锁很旧了。她用两根细铁丝,凭着爷爷早年教过的皮毛技巧,耐心拨弄。咔哒一声,锁开了。
柜子里是几个密封的铅盒。她打开一个,里面是几支玻璃安瓿瓶,液体早已凝固变性,标签模糊,但还能辨认出“归巢-7”字样。
另一个铅盒里,不是药品,而是一沓用油布包裹的纸质记录!最上面是周安国的笔迹:
【“归巢”强化型应用日志(志愿者序列)】
【备注:林氏数据优化版,效应显着,但不可控性增强。需配合特定频率引导。】
下面列着几行编号和简短备注:
【编号017:效应显着,出现暴力倾向,终止。】
【编号023:耐受性差,脑部损伤,废弃。】
【编号044:效果稳定,但出现频率依赖,疑似被引导。需观察。移交“蜂王”项目。】
编号044……“效果稳定”……“移交蜂王”……
这个成功的“药渣”,被周安国移交给了他自己的“蜂王”项目!成为了早期试验品?甚至可能是……核心成员?
她猛地想起吴启明的话:“有些人被遗弃了,很恨我们。”
这个044,会不会就是那个“恨”的人?那个深藏的暗桩?
她快速翻阅记录,想找到更多关于044的信息。纸页脆硬,翻动时,夹在中间的一张小照片飘落在地。
照片是合影,背景像是某个简陋的实验室。中间是年轻的周安国,笑容得意,搂着一个年轻人的肩膀。那年轻人穿着研究员白大褂,眼神锐利,带着一丝野性的光芒,正举起一个烧杯示意。
年轻人的虎口处,一道新鲜的疤痕清晰可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