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愿在书中过多写占卜,主要怕读者陷入对“神算”的追逐,反而忽略了《易经》真正的大智慧。然而,考虑到部分读者确有了解之需,我便在此简明扼要地谈谈。但请读者一定要注意:学《易经》最重要是“理”,后边才是“术”,万万不可本末倒置。
(很多初学易经的人,都学错了,认为四象八卦更重要,去”背“很多东西,最后一场空。而真正易经里边的含义,最简单的内容都不懂,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学会易经)
《易经》构建了华夏文明最古老的二进制思维模型:阴阳。宇宙万物,莫不遵循“阴阳和合则生,阴阳离决则灭”的法则。符合此道则存,违背此道则覆。因此,中国文化在数千年前,便已发展出一套精密的“内在运算机制”,一种高级的、关于生存与发展的“卷”。
从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套推演体系不仅是哲学,更是古人观察自然、指导生活的科学。乃至”周礼“在男女姻缘中提出“五服”之别,其核心目的之一,正是为了优生优育、避免近亲结婚——您看如今的日本皇室、英国王室,仍在此事上困扰不已,便可知我老祖宗的智慧之深远。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易经》中的占卜,绝非玄虚的迷信。它是一套融合了时间与空间变化的动态模拟系统。学习《易经》,读卦解卦,本质上是在读懂您自己此时此刻在天地万物运行中所处的“坐标”与“相位”。它不仅仅告诉你“现在是什么状态”,更重要的是,它如同一位充满智慧的师长,为你指明“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如何借势开拓,如何趋吉避凶。
请务必消除一个普遍的误解:《易经》绝非教导人保守退缩的宿命论。恰恰相反,它激励人们去认清天时、地利与人和,从而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积极价值观,其终极目的,是教人如何更好地生活——也正是它,奠定了中国文化最底层、最基础的思维方式。就像大羿射日的核心思想是改造世界,顺天时、地利、人和。
在此,也需澄清几个常见的误区:
《易经》是道教的吗? 错。它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文化基石,被尊为“群经之首”,其诞生远早于道教的形成。
奇门遁甲也属于《易经》? 并非如此。奇门起源于古代军事战略与天文历法,是一套独立的、极为复杂的数理体系,与《易经》属于不同的系统,不可混为一谈。
(很多人都认为,用的都是金、木、水、火、土,都是八卦。就认为是一套知识,其实不然)
常见的易经的占卜方式简介
若您心有所问,希望借助卦象来启发思路,以下介绍两种最简易的方法:
一、钱币法(通称“摇卦”)
准备三枚相同的一元硬币。以数字面(如“1元”字样)为正面(阳),菊花面为反面(阴)。
将三枚硬币置于掌心或竹筒中,心中默念所问之事,静心摇晃数次后,轻轻撒于桌面。
记录三枚硬币的正反面组合:
一正两反,为少阳(—),画一实线阳爻。
一反两正,为少阴(- -),画一虚线阴爻。
三正,为老阳(— O),此为变爻,画阳爻但标记可能变化。
三反,为老阴(- - X),此为变爻,画阴爻但标记可能变化。
重复以上步骤六次,由下至上依次画出六个爻,便得到一个完整的本卦。其中老阳、老阴为动爻,意味着它们将向阳爻或阴爻转变,从而产生变卦。
二、数字法(源自“梅花易数”)
此法更重“心念一动”的机缘,认为数字是天地信息的显现。
核心原理:心生万物,数通乾坤
当您心有所感、心有所问时,脑海中自然浮现或眼前随机瞥见的数字,并非偶然。它们是您当下心念与宇宙能量共振的显现。通过严谨的规则将这些数字转化为卦象,我们便能借助《易经》这面古老的镜子,照见事态的格局与演变的轨迹。
起卦三步:从数字到卦象
您需要获取三个数字。来源可以是心中默想浮现的、随机看到的车牌号、时间等。
第一步:计算上卦与下卦(构成本卦)
第一个数字除以8,取余数。余数对应八卦:1乾 ?、2兑 ?、3离 ?、4震 ?、5巽 ?、6坎 ?、7艮 ?、8坤 ?(余数0则为坤)。
第二个数字同样除以8,取余数,对应规则同上。
组合:第一个数字的卦作为上卦(外部环境),第二个数字的卦作为下卦(内部处境)。上下组合,即得本卦,代表事态当前核心状况。
第二步:确定动爻(找到变化关键)
第三个数字除以6,取余数。余数1至6分别对应从下至上的第1至第6爻(余数0则对应第6爻)。
此“动爻”是本卦中即将变化的爻位,是事态的转折点,其爻辞至关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