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覆盖了青州城。白日里的喧嚣沉寂下去,只余下更夫单调的梆子声在空寂的街巷间回荡,带着一种令人心头发紧的悠远和孤寂。
府邸深处,属于四皇子的这处临时院落,更是笼罩在一片近乎死寂的静谧之中。只有檐角偶尔滴落的夜露,敲打在石板上的“嗒、嗒”声,清晰得如同鼓点。
敲在陆琰紧绷的心弦上。
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案后,桌上仅点着一盏如豆的油灯。昏黄跳跃的光晕,勉强驱散身前一尺的黑暗,却将他身后的影子拉扯得巨大而扭曲,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同蛰伏的巨兽。
深紫色的锦袍在灯下失去了白日的华贵,呈现出一种沉郁近黑的色泽,仿佛能吸尽所有的光线。
桌案上,摊开着那本《青州风物志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记载“离魂术”与“观病气”异人的那几行字,指尖传来的却是纸张的冰冷粗糙。
铜符碎片被他紧紧攥在掌心,那灼人的滚烫感已经消退,只余下一种温热的、仿佛拥有自身脉搏的搏动感,隔着皮肉,一下,又一下,沉稳而有力地敲击着他的神经。
它在呼唤…牢里的那个人?
或许,跟原主的突然死亡有关系?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藤蔓般缠绕不去。白日里那股源自灵魂的悸动和胸口的灼痛,绝非幻觉。这枚神秘的铜符,与那个被指控为“妖女”的白芷之间,存在着某种他无法理解的联系。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爬行。
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他需要见到白芷,必须在赵德芳或者其他有心人将手伸进大牢之前,从她口中挖出真相。
但雷焕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
他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无数双眼睛之下。白天堂上暂缓处决的命令,恐怕早已像投入静水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笃笃笃。”
敲门声再次响起,比白天的更轻,更谨慎,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节奏。
陆琰眼神一凝,低声道:“进。”
门被无声地推开一条缝,雷焕侧身闪入,随即迅速而轻巧地将门合拢。他依旧穿着那身黑色轻甲,但卸去了佩刀,脸上带着白日里没有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并未行礼,只是压低了声音,语速极快:
“殿下,人已清开,巡哨刚过,有半刻空隙。但……”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陆琰紧握的左手——那里藏着铜符。眉头拧得更紧,“赵刺史那边,有动静。”
陆琰心头一凛:“说。”
“半个时辰前,赵府管家亲自来了,说是听闻殿下今日操劳过度,身体欠安,特奉上青州特产‘云雾茶’一盒,给殿下安神。”雷焕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嘲意,“茶盒是紫檀木的,雕工精细。属下不敢擅专,原封放在外间了。”
刺史的名字出现,陆琰的眼神瞬间,不由自主变得锐利如刀。
赵德芳的动作,好快!
这哪里是送茶?分明是借着探视之名,行试探之实。甚至…那茶盒里装的是否真是茶叶,都值得商榷。这看似恭敬的举动背后,是毫不掩饰的窥探和无声的施压。
“云雾茶?”
陆琰嘴角勾起一抹没有任何温度的弧度,手指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赵刺史有心了。这茶,本王明日自会‘好好’品尝。”
他将“好好”二字咬得极重。
雷焕显然明白了其中的警告意味,沉声道:“属下明白。殿下,事不宜迟,牢里那边……”
“走!”陆琰不再犹豫,霍然起身。
深紫色的袍袖拂过桌案,带起一阵微弱的凉风,吹得油灯火苗一阵剧烈摇曳,将墙上那巨大的影子搅动得如同鬼魅狂舞。
雷焕立刻转身,在前引路。
他没有走白天的正路,而是推开书案旁一扇极其隐蔽、几乎与墙壁融为一体的窄小侧门。一股混合着霉味、灰尘和淡淡血腥气的阴冷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一条几乎完全被黑暗吞噬的狭窄夹道,仅容一人勉强通过。墙壁粗糙冰冷,布满湿滑的苔藓。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石阶,向下延伸,不知通往何处。
雷焕显然对此地极为熟悉,脚步迅捷而无声,如同融入暗夜的狸猫。陆琰紧随其后,努力适应着脚下的湿滑和浓稠的黑暗,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撞击着。每一步都踏在未知的深渊边缘。
黑暗仿佛没有尽头。
只有两人压抑的呼吸声在逼仄的空间里回响。不知走了多久,脚下终于变得平坦,前方隐约透出一点昏黄摇曳的光。
雷焕停下脚步,侧身贴在一扇沉重的、布满铁锈的栅栏门边。门后,是一条更为宽阔但依旧昏暗的通道,两侧是粗大原木隔开的牢房。通道尽头,有狱卒低低的交谈声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传来。
“殿下,就在前面第三间。狱卒已被属下以殿下有密令需单独提审为由暂时引开,但时间不多。”雷焕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剩下气音,手指指向通道深处右侧的一间牢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