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研究所,深层监测核心区。
这里的空气比其他区域更冷几分,带着精密仪器运转时特有的、近乎绝对的恒温感。占据整面墙壁的巨型主屏幕上,月球矩阵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无数细小的光点在结构脉络中流淌,代表着能量的实时分布与运行。而在矩阵最中心的位置,那个被标记为“空洞”的区域,呈现为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暗色旋涡。
陈宇站在控制台前,眉头紧锁,几乎要拧成一个疙瘩。他面前分屏显示着过去七十二小时内“空洞”的能量层级曲线。那条线,并非预想中稳定衰减或保持恒定的水平线,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其微弱、但绝对无法忽略的、缓慢而坚定的……上升趋势。
像是一个沉睡巨人的胸膛,在进行着悠长而有力的呼吸。
“确认了吗?”林砚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站在陈宇身侧,目光同样落在那条不容乐观的曲线上。
“确认了,首席。”陈宇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更多的是凝重,“我们排除了所有仪器误差、背景辐射干扰、甚至月球引力潮汐对探测器的微小影响。结论一致:‘空洞’的能量层级,在过去三天内,平均每小时增长 0.00015 个灵能单位。增长率……极其稳定。”
他调出另一组对比数据:“这是苏婉主任在一个月前提交的初步异常报告中的数据,当时她只是怀疑有微弱波动。现在对比来看,增长趋势从那时起就已经存在,只是幅度太小,被我们忽略了。而现在,它变得清晰可辨了。”
林砚沉默地看着那曲线。每小时 0.00015 单位,这个数字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放在“空洞”那本就深不可测的基数上,并且以如此稳定的、仿佛设定好的程序般的速度增长,其背后代表的意义,令人不寒而栗。
“自然增长?”林砚轻声自语,更像是在质问,“能量守恒定律在这里失效了吗?还是说,它在从我们未知的维度汲取能量?”
陈宇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困惑与无力:“我们现有的物理模型无法解释。它不像裂月侯那样主动吞噬灵气的狂暴,而是一种……更底层、更本质的‘存在’本身的膨胀。就好像,它本身就是活的,在自然地‘生长’。”
“生长……”林砚重复着这个词,心头蒙上一层更深的阴影。一个会自行生长的、未知的“空洞”存在于维系全球灵气平衡的月球矩阵核心,这比一个固定的威胁要可怕得多。它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被无限放大。
“持续监测,等级提升至最高。任何细微的变化,哪怕只是增长率的微小浮动,都要立刻向我报告。”林砚下令道。
“明白!”陈宇郑重回应。
……
带着对“空洞”增长的忧虑,林砚回到了自己的静修分析室。他需要理清思绪,或许那些破碎的远古信息能提供一些线索。
他戴上特制的神经接驳装置,意识沉入研究所构建的“灵子信息海”——一个模拟了月球矩阵部分信息环境的虚拟空间。这里,无数破碎的光片飞舞,每一片都可能承载着远古文明的信息碎片。大部分依旧是无法解读的乱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偶尔会有一些碎片被成功破译。
今天,他的目标是一块新近被标记为“可能涉及文明理念”的较大碎片。研究所的破译团队已经完成了基础的结构解析,但深层含义仍需他这位空间灵根者进行共鸣感应。
深吸一口气,林砚将灵觉探入那片散发着柔和白光的信息碎片。
瞬间,周围的虚拟空间崩塌、重组。
他不再是置身于冰冷的数字环境,而是仿佛穿越了无尽的时空,降临在一个……辉煌得超乎想象的巅峰时刻。
天空并非蔚蓝,而是流淌着七彩的灵气霞光,如同巨大的、活着的极光天幕。无数奇异的、融合了生物质感与金属光泽的浮空建筑穿梭在云层之中,结构精妙绝伦,违背着他所知的物理定律。大地上,并非只有自然山川,更有庞大而复杂的能量脉络如同发光的神经网络般镶嵌其中,与天空的霞光交相辉映。
他“看”到无数身影,有的御气而行,有的乘坐流光溢彩的法器,有的则与庞大的灵兽相伴。他们身上散发出的能量波动,浩瀚如海,却又带着一种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的和谐感。这是一个将个体力量与自然伟力、科技造物结合到极致的文明。
没有毁灭的悲怆,没有末日的绝望。
相反,他感受到的是一种昂扬到极致、甚至带着几分……狂妄的探索精神。
在他的“视野”前方,一座通天彻地的巨大塔状建筑顶端,数名身影模糊、但气息最为磅礴的存在,正联手施展着某种惊天动地的术法。他们的目标,并非对抗什么,而是……天空。
更准确地说,是那时而平静、时而狂暴的灵气潮汐本身!
他们构建出无比繁复庞大的灵纹阵法,引动整个文明的能量脉络,主动去捕捉、去梳理、去引导那无形的潮汐之力。他们并非像裂月侯那样试图吞噬控制,而是试图将这股宇宙性的力量,彻底地、完全地……融入自身的文明体系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