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流云城,“听竹小苑”所在的这条原本清静的街道,此刻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从练气期到筑基期,甚至还有少数几个气息晦涩、疑似金丹的修士隐匿在人群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座竹制小楼的二楼窗口。
赵明等最早得到功法的几人,自发地组织起来,在茶楼门口维持着秩序,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激动。他们已然将自己视为了“青衫前辈”的记名弟子(自封的)。
时辰一到,在万众瞩目之下,化身林晏那青衫飘逸的身影,准时出现在了二楼的窗边。他依旧是那副慵懒随意的姿态,仿佛楼下那黑压压的人群与他无关一般。
没有客套,没有寒暄,他直接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春风拂过心田。
“今日,讲《养脉固元诀》精要三处,答普遍性问题三个。”
他言简意赅,直接切入正题,开始讲解《养脉固元诀》中几个容易理解错误、却又关乎成效的关键节点。他的讲解并非照本宣科,而是深入浅出,往往用最朴素的比喻,直指修行本质,让许多困扰低阶修士多年的疑惑豁然开朗。
“……故而,灵气如水,经脉如渠。水势过猛则渠毁,水势过缓则淤塞。此法之妙,在于‘引’而非‘驱’,在于‘润’而非‘冲’。尔等以往急功近利,强服丹药,如同以洪水冲渠,看似迅猛,实则伤及根本……”
他的话语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不仅传授了法诀精要,更是在潜移默化地纠正着云州修士普遍存在的、过于依赖外物而忽视自身打磨的修行观念。
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许多人脸上露出恍然大悟、欣喜若狂的神色,甚至有人当场盘膝坐下,尝试按照新的理解运转功法,气息竟真的变得平稳顺畅了许多!
讲解完法诀精要,化身林晏开始回答那三个提前征集上来的普遍性问题。
“其一,丹毒积存多年,经脉已损,此法可否根治?”
“可。然需时日,如病去抽丝,不可操之过急。辅以清心寡欲,导引自然之气,事半功倍。”
“其二,家境贫寒,无力购买优质丹药,是否道途无望?”
“谬矣。是药三分毒,丹道本为辅助。夯实根基,感悟天地,引气入体,方为正道。过于依赖外丹,无异于舍本逐末。”
“其三,云州丹师考核,皆以成丹品质与速度为准,吾等欲夯实根基,耗时良久,岂非在考核中吃亏?”
“……” 化身林晏略微沉默,这个问题触及了云州根深蒂固的规则。他抬眼,目光扫过台下那些带着无奈和迷茫的年轻面孔,缓缓道:“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考核标准,亦非永恒。若人人都只求速成,忽视根基,云州丹道,终将如无根之木,看似繁茂,实则内里空虚,难堪大用。”
他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一直以来,云州的丹师晋升体系,确实极度强调成丹的效率与品级,这导致了大量丹师为了通过考核,不惜服用激发潜力的丹药,使用有损根基的秘法,只求短期内提升控火能力和成丹率。长久下来,高阶丹师数量不少,但真正能触及丹道巅峰、创新丹方者却寥寥无几,整个丹道体系陷入了某种内卷和僵化。
台下陷入了短暂的寂静,许多人陷入了沉思。他们何尝不知根基重要?但在现实的压力和固有的规则下,往往身不由己。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阴沉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阁下此言,未免有失偏颇,更是公然质疑我云州丹塔定下的规矩!”
人群分开,一名身着华丽丹师袍、胸口绣着三朵金色火焰徽记的中年男子,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过来。此人面容倨傲,气息赫然是金丹中期,正是流云城丹塔分部的执事之一,名为火云道人。他负责监管流云城及周边区域的丹师事务,维护丹塔权威。
火云道人目光锐利如刀,直视二楼窗口的化身林晏,语气带着质问:“我云州丹道,传承万载,自有其规矩法度。成丹品质与速度,乃是衡量丹师水平最直观、最公正之标准!阁下在此散布危言耸听之论,蛊惑人心,动摇我云州丹道根基,究竟意欲何为?”
强大的金丹威压毫不掩饰地散发开来,让周围不少低阶修士脸色发白,心生畏惧。
场面瞬间变得剑拔弩张!
赵明等人又急又怒,却敢怒不敢言。丹塔在云州地位超然,绝非他们这些低阶散修能够招惹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二楼那位青衫前辈,想看他如何应对。
化身林晏依旧靠着窗,姿态未有丝毫改变,甚至连眼神都懒得给火云道人一个,只是慢悠悠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规矩?”他放下茶杯,轻笑一声,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穿透力,“规矩是为人服务,而非让人成为规矩的奴隶。”
他目光终于落在火云道人身上,那眼神平静无波,仿佛看的不是一位金丹中期的大修士,而是一块路边的石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