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们携“心核之种”与一身蜕变归来的气象,凯旋青州。
他们的回归,在青州联盟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石铮那如同山岳般沉稳又隐含爆发力的气血,叶轻语那圆融内敛却暗藏锋芒的剑意,墨离那仿佛洞悉规则本质的睿智眼神,以及王小虎那与自然浑然一体、怀抱七彩神种的亲和气息,无不彰显着他们此次济州之行的巨大收获。
更重要的是,随着王小虎将“心核之种”带回,并将其安放在逍遥峰灵脉核心温养,整个青州的修士都隐约感觉到,脚下的土地似乎变得更加“厚重”与“安稳”,灵气运转也愈发顺畅自然。那笼罩在陨星盆地的“霞光壁垒”虽未直接覆盖青州,但其存在本身,就如同一个强大的定心丸,让青州修士面对外界威胁时,底气足了不少。
青州联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林晏沉睡期间本就有所提升,此刻更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而我们的主角林晏,在确认弟子们无恙、锚点连接稳固后,便再次进入了“半躺平”状态。
这一次的“躺平”,与以往又有不同。
他不再需要时刻分心维持规则壁垒,也不再需要紧绷神经防备突如其来的袭击。有“霞光壁垒”守护边界,有脱胎换骨的弟子们处理联盟事务,有日益成熟的联盟体系维持运转,他肩上的担子,骤然轻了一大截。
他的本体,依旧终日躺于玉榻,气息悠长,仿佛与整个逍遥峰,乃至整个青州的天地呼吸融为一体。
但他的意识活动,却并未停止。
他将更多的心神,投入到了“梦境实验室”之中。
如今的梦境实验室,在补天石印的规则视角加持下,功能愈发强大。林晏开始利用它,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推演和“预研”。
他推演“心核之种”与青州地脉更深层次的融合方式,模拟如何利用其力量,潜移默化地提升整个青州的灵气品质和规则稳固度,甚至尝试勾勒一个覆盖全州的、温和而高效的“聚灵养脉大阵”的雏形。这并非为了短期爆发,而是为了长远的根基,为了将来可能面对的更大风浪,储备更深厚的底蕴。
他研究墨离带回来的、关于帝国“械能”和幽冥殿“吞噬”力量的更多数据碎片,尝试在梦境中构建更完善的“敌人模型”,并针对性地推演更多“非对称”的反制手段。比如,如何用最低的消耗,最大程度地干扰帝国的能量武器;如何利用“大地之心”的生机道韵,更有效地净化吞噬污染。
他甚至开始初步整理自身所学,尤其是《大梦真经》与补天石印带来的规则感悟,尝试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并非为了着书立说,而是为了将来能够更高效地传授给弟子,乃至整个联盟中有潜力的后辈。他觉得,光靠他一个人“躺”着支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把大家都培养起来,他才能躺得更安心。
偶尔,他也会将神念如同清风般拂过青州各地。
他“看”到石铮将护道军操练得嗷嗷叫,新的训练方法和战阵在不断磨合中成型;
“看”到叶轻语的剑阁情报网络如同蛛网般向外延伸,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汇总、分析,形成一份份精准的研判报告;
“看”到墨离的天工阁几乎成了联盟最热闹的地方,各种新型的灵能法器被研发出来,小到改善民生的“净尘符”,大到增强防御的“灵能感应塔”,极大地提升了联盟的整体实力和生活水平;
“看”到王小虎带着他的自然一道弟子,行走于山野田间,培育灵植,疏导地气,与万物沟通,使得青州的生态环境愈发和谐,甚至偶尔能引导一些懵懂的精怪成为联盟的“编外哨兵”。
他还“看”到联盟总部,云鹤真人等老一辈修士,虽然修为进展缓慢,却在管理、协调、传承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年轻一代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看到各宗门弟子在贡献点制度的激励下,完成任务、探索秘境、交流切磋,一派朝气蓬勃。
整个青州联盟,如同一个健康的生命体,在他这个“大脑”偶尔提供方向,各个“器官”(弟子及各部门)自主高效运转的情况下,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嗯,这才像个样子嘛。”林晏惬意地想着,“看来,适当的‘放手’,才是最高级的‘躺平’。”
他不再事事操心,只在关键节点,或者弟子们遇到真正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才会降下一道神念,给予一点提示或肯定。
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梦境实验室里搞他的“理论研究”,或者纯粹地放松心神,感受着青州日益增长的“秩序”与“生机”所带来的反馈,温养着金丹与石印。
这种状态下,他感觉自己的大梦金丹更加圆融,与补天石印的契合度也稳步提升,连带着那“高维注视稳定性”都又悄无声息地涨了一小截,达到了13%。
他甚至有闲心开始琢磨,如何利用梦境之力和补天石印的特性,给自己搞一个更舒服的、“符合人体工学”的(意识层面)躺椅模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